胃阳虚证
小结
本证症候要素见:胃证、虚寒、里虚、沉迟脉、沉细脉、迟脉、舌略胖、右关紧、右关涩、白舌滑腻、脾胃阳虚、胃证、虚证、右关浮大涩、脘腹、胃痛、嗳呃、嗳气、不渴、乏力、泛吐清水、倦怠、口淡、口咸、冷痛、脉无力、纳差、纳呆、呕吐、舌淡白、神疲、声低、食少、食欲不振、食欲减退、苔白腻、脘痞、畏寒、胃脘冷痛、喜按、喜温、形寒、隐痛、肢冷。
治法
温胃散寒。
临床表现
胃脘冷痛,绵绵不已,时发时止,喜温喜按,食后缓解,泛吐清水或夹有不消化食物,食少脘痞,口淡不渴,倦怠乏力,畏寒肢冷,舌淡胖嫩,脉沉迟无力。
病因
本证多因饮食失调,嗜食生冷,或过用苦寒、泻下之品,或脾胃素弱,阳气自衰,或久病失养,其他脏腑病变的影响,伤及胃阳所致。常见于胃脘痛、呕吐、噎膈等疾病中。
备注
胃阳虚证,指阳气不足,胃失温煦,以胃脘冷痛、喜温喜按、畏冷肢凉等为主要表现的虚寒证候。又名胃虚寒证、胃阳亏虚证。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