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部病证针灸方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5.3K

小结

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耳聋、耳鸣、高血压、耳病、动脉硬化、急性中耳炎、慢性中耳炎、脑血管病、贫血。

听会翳风中渚侠溪

材料获取与鉴别


通利耳窍。主治急慢性中耳炎,由高血压、脑血管病、动脉硬化、贫血所致的耳聋、耳鸣诸症。

局部穴平补平泻,余穴毫针泻法。

各家论述

耳为肾之窍,手足少阳经脉均循行入耳中。本方为远近、上下配穴,局部取听会、翳风,其中听会为足少阳经穴,居耳前,翳风为手少阳经穴居耳后,二穴共用,疏导少阳局部经气;远道取中渚、侠溪,中渚为手少阳三焦经的输穴,侠溪为足少阳胆经的荥穴,“荥输治外经”,两穴配合,上清三焦,下清胆腑,通上达下,疏导少阳经气,通利耳窍。

临床应用

1.耳鸣、耳聋耳鸣以耳内鸣响,如蝉如潮,影响听力为主症。耳聋则指听力不同程度减退或丧失为主症,有虚实之分,实证多因外感风邪或肝胆郁火循经上扰;虚证多因肾精亏虚,耳窍失养。外感风邪,配外关、合谷,疏风解表;肝胆火盛,配太冲、丘墟,清泻肝胆;肾虚,配太溪、肾俞,补肾填精。 2.聘耳以耳内流脓为主症,多因风热上壅、肝胆火郁夹湿热上攻或耳窍失养所致。风热上壅,配风池;肝胆火盛,配行间;脾虚湿滞,配阴陵泉;肾阴亏虚,配太溪、肾俞。

备注

1.肾俞、足三里、合谷。治耳内虚鸣。 2.听宫、听会、翳风。治耳聋气闭。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