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瘅
小结
本条为中医病名,症状与证候为:反流、瘅病、反流性食管炎、反胃、嘈杂、咳嗽、呕血、烧心、体重下降、吐酸、吞咽困难、消瘦、胸痛、咽梗。
治法
一般治疗避免胃内容物的返流是本病最基本的治疗方法之一,包括低脂饮食、少食多餐、忌烟、酒和咖啡,卧时床头抬高约20cm,肥胖者应减轻体重。西医治疗药品1、拟胆碱药:乌拉胆碱10-20mg,3次/D,也可皮下注射,每次5mg。 2、抗胆碱药:哌仑西平,50mg,2次/D,早晚餐前服。 3、抗酸药: (1)氧化镁,0.2-1克,3次/D (2)氢氧化铝凝胶:10-15ml,3次/D,饭前l小时和睡前服。 4、H: 受体拮抗剂:可任选下列一种药物 (1)西咪替丁:0.2克,3次/D,饭前服。 (2)雷尼替丁:150克,2次/D,饭前服。 (3)法莫替丁,40mg,睡前服。 5、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食管瘢痕狭窄者。 6、其他药物: (1)胃舒平,2片,3次/D。 (2)胃复安:10-20mg,3次/D。 注意事项 1、抗酸药如氢氧化铝、氧化镁与 H: 受体拮抗剂如西米替丁等同时服用时,可使后者的血药浓度降低。如必须同时使用,两者应至少相隔1小时以上。 2、拟胆碱药如乌拉胆碱因能刺激胃酸分泌,不宜长期服用,且不可静脉或肌肉注射。 医嘱示例 1、长期医嘱内科护理常规。三级护理。半流饮食。 中医治法:疏肝泄热,行气和胃,方用化肝煎加减,水煎,1剂/D,分2次服。雷尼替丁150mg2次/D饭前服吗丁啉10mg3次/D。 2、临时医嘱血常规。大便隐血试验。食管滴酸试验。胃镜检查。乌拉胆碱5mg皮下注射,必要时用。
临床表现
临床以胸骨后疼痛伴灼热感,嘈杂、噫酸等为特征的脾系病。
检查
1、剑突下或胸骨后灼热或疼痛,多发生于餐后一小时内,常因进食辛酸、饮酒或半卧位、剧烈运动诱发。疼痛可放射至肩胛间区。 2、直立或服用制酸药物疼痛可减轻和消失。 3、食管滴酸试验阳性,食管内pH测定及食管测压阳性。 4、胃-食管闪烁显像:可估计胃-食管的返流量,此法符合生理反应,且诊断率高于上述方法。 5、食管X线钡餐检查:部分病人可见粘膜皱壁不规则,紊乱和蠕动减弱,或钡剂从胃返流至食管。 6、内镜检查:可见食管粘膜齿状线模糊、充血、水肿,甚至糜烂、出血和胃内容物返流等。活检符合本病改变。上述诊断要点中,根据进刺激性食物后剑突下或胸骨后灼热或疼痛等症状可拟诊为本病。胃-食管闪烁显像及内镜检查可以确诊。
病因
因染受邪毒,或因刺激性饮食、毒品的损伤,或郁热内蕴,以及长期胃气上逆等,致使食管受损,脉络瘀滞所致。
疾病预后
食管瘅又名反流性食管炎。返流性食管炎是由于食管下端括约肌功能失调,胃或十二指肠小量内容物经常返流入食管而引起的食管粘膜的炎性病变。
备注
(1)体针:主穴为内关,足三里,备穴为肝俞、胃俞、上脘、公孙。用平补平泻法。 (2)耳针:取神门、胃、食管,中度刺激并留针。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