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胁迸伤推拿法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1.7K

小结

本推拿疗法一般适用于:背痛、掣痛、窜痛、呼吸困难、肩痛、咳嗽、胁痛、胸闷、胸痛、压痛、隐痛、不能卧、俯仰不利、功能障碍、呼吸痛、心痛彻背、胸胁痛、瘀斑、瘀肿、胀闷、肿胀、转侧不利、胸胁迸伤。

胸胁迸伤(Chest And Hypochondrium Injury)又称岔气、屏气伤,是由于用力不当或呼吸不协调而引起胸胁部气机壅滞,出现以胸胁掣痛、攻窜不定、胸闷憋气、屏气呼吸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临床上多见于举重抬扛、用力不均或动作不协调,使胸壁的肌肉和小关节受到牵拉、扭错所致。因直接暴力造成的胸壁挫伤、肋骨骨折及并发内脏损伤等不在本节讨论之列。本病多见于青壮年、体力劳动者,属中医学“气伤”​“形伤”​“筋伤”等范畴。

1.治法 整复错缝,理气止痛。 2.手法㨰法、揉法、一指禅推法、按法、搓法、摩法、擦法、拔伸法。 3.取穴与部位 阿是穴、章门、期门、大包、中府、云门、膻中、日月、背部膀胱经、患侧胸背部及胁肋部。 4.操作 (1)推揉胸背部 患者侧卧或俯卧,医者以㨰法、按揉法轻柔和缓地于患侧胸背部施术,自上而下,由轻到重,时间约5分钟,以达到舒筋通络、行气止痛的目的。 (2)推揉病变节段及膀胱经 医者以一指禅推法沿病变节段肋间隙及背部膀胱经往返施术,时间约5分钟,以达到散瘀止痛、缓解肌痉挛的目的。 (3)按揉穴位 患者仰卧,医者按揉背部阿是穴、章门、期门、大包、中府、云门、膻中、日月等穴,时间约5分钟,以达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的目的。 (4)搓擦胁肋 患者坐位,医者先搓摩两胁约2分钟,然后沿疼痛部位的肋间隙方向施以掌擦法,以透热为度,以达到行气活血、温经止痛的目的。 (5)抱颈提胸 若伴有小关节错缝者,可采用抱颈提胸法施术。患者站立位,屈颈,双手于颈后相扣抱住颈部,两肘内收于胸前,全身放松。医者立于其身后,两手抱住患者的肘臂部,胸部贴紧其脊背,瞬间用力向上提拉胸椎,使其两足离地即可,常可听到小关节“咯、咯”响声,即可收效。

来源

本病多因急性牵拉或扭挫伤所致,如提举重物、姿势不良、用力不当、旋转扭错而导致胸壁固有肌群的撕裂、疼痛、肌痉挛,或肋椎关节错缝、滑膜嵌顿等病理改变。 1.外伤 当身体受到过猛的扭错外力时,可引起肋椎关节损伤,轻者关节错缝,重者韧带撕裂,以致肋椎关节发生半脱位,刺激肋间神经,引起胸肋窜痛。在扭转时可以造成某一方位的关节间隙张开,而使松弛的关节滑膜嵌入其间。关节滑膜中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故嵌入后即可引起疼痛,并发生急性损伤性病理反应。 2.迸气伤 迸气提举重物、姿势不正,或搬运过猛、扛抬负重姿势不当,或超负荷用力,均可使胸壁固有肌群(肋间内肌、肋间外肌、胸横肌等)受到牵拉损伤,而产生肌肉撕裂、痉挛,反射性刺激肋间神经而引起疼痛。《杂病源流犀烛·跌仆闪挫源流》曰:​“忽然闪挫,必气为之震。震则激,激则壅,壅则气之周流一身者,忽因所壅而聚在一处,是气失其所以为主矣。​”本病多因牵拉扭挫伤及经筋脉络,气机壅滞,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气伤痛,形伤肿”​,气伤则窜痛不定,痛无定处;形伤则痛有定处,牵掣肿痛。

鉴别

1.肋骨骨折 有明显外伤史,骨折处局部瘀血、青紫、压痛明显,或有肋骨移位畸形,胸廓挤压试验阳性,X线检查可见肋骨骨折。严重时可见气胸、血胸、皮下或纵隔气肿等病理变化。 2.肋间神经炎 无明显外伤史,胸胁一侧或两侧针刺样疼痛或灼痛,疼痛沿着肋间神经分布;疼痛部位以脊椎两旁、胸骨旁较为明显。

各家论述

1.病史 有明确的外伤史,如扛抬、举重、攀高、跳跃、推拉、挤压、闪挫等外伤史。 2.症状 (1)轻者当时可无症状,待休息后出现胸胁部板紧不舒,牵掣隐痛,痛无定处,继而胸闷、深吸气疼痛;重者当即出现一侧胸胁部疼痛或肩背部疼痛、闷胀,咳嗽或呼吸时疼痛加重。 (2)气伤者,疼痛走窜不定,局部无明显压痛,深呼吸时有牵掣性疼痛,不能平卧,不敢俯仰转侧;形伤者,痛有定处,局部瘀肿,甚者痛彻脊背,持续不能缓解,翻身转侧困难。 3.体征 (1)压痛 轻者往往不能明确指出疼痛部位,局部损伤处可有小范围压痛。若系胸壁固有肌群的撕裂或痉挛,在相应的肋间隙可见肿胀压痛。 (2)肿胀 如胸壁肌损伤,损伤部位可有肿胀、压痛明显,局部可见有瘀斑。 (3)功能障碍 因伤后胸胁部疼痛,并牵扯背部,不能俯仰转侧,患者呼吸运动减小,呼吸浅促,不敢咳嗽,动作缓慢。 (4)特殊检查 胸廓挤压试验可呈阳性。 4.辅助检查 X线检查可排除骨折、血气胸等病变。

临床应用

1.本病以胸胁掣痛,攻窜不定,胸闷憋气,屏气呼吸为诊断要点,须排除骨折方可推拿。 2.气伤者治以行气活血、疏经通络,手法宜轻柔缓和,以疏为主;形伤者治以活血散瘀、解痉止痛,手法宜轻重兼施,以散为主;肋椎关节半脱位、滑膜嵌顿者,治以纠正错缝为主,理筋与整复并用。 3.在疼痛部位可配用外敷膏药治疗,或配合内服活血止痛药物以辅助治疗。

备注

胸廓包括胸段脊柱、肋骨、肋软骨与胸骨及其连接。胸廓连接包括肋椎关节、胸肋关节、胸软骨间关节、肋骨与软骨间的连接和胸骨间的连接。 1.肋椎关节 由肋骨后端与胸椎构成,包括肋骨小头关节和肋骨横突关节两个关节。肋骨小头与椎体肋凹构成肋骨小头关节,肋骨结节关节面与横突肋凹组成肋骨横突关节。两者为联合关节,其运动是通过肋颈的斜轴,运动时肋颈沿此运动轴旋转,肋骨前部则上提下降,两侧缘做内、外翻活动,使胸廓矢状径和横径发生变化,有助呼吸的作用。 2.胸肋关节 由第2~7对肋软骨与胸骨相应的肋切迹所构成的滑膜关节。胸肋关节腔为一窄隙,关节囊薄而松弛,被胸肋前后韧带加强。 3.肋间神经 肋间神经共12对,沿肋骨内面下缘的肋沟由后向前行进,分布于胸廓及一部分腹部的肌肉及皮肤。上6对肋间神经支配肋间肌和胸前外侧壁的皮肤,下5对支配腹前外侧壁的肌肉和皮肤。 4.胸固有肌群 又称呼吸肌,有肋间外肌、肋间内肌、胸横肌和肋下肌等,均受肋间神经支配,具有保护胸腔内的脏器、协助胸廓运动和支持身体等功能。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