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化脓性腮腺炎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3.2W

小结

本病症状与体征为:小儿、急性化脓性腮腺炎、白细胞增多、淋巴细胞增多、化脓、腮痛、腮肿、跳痛、压痛。

治法

发病后要注意改善全身情况。对体质衰弱的重症患者,应维持机体的体液平衡,纠正电解质紊乱,必要时输少量新鲜血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及早选用大剂量抗生素控制感染,内服、外敷中草药。如脓肿形成,需作切开引流。切开时要注意防止损伤面神经。一般在耳屏前作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暴露腮腺,用小血管钳沿面神经走行方向行钝性分离,对分散的小脓灶作多处引流。

临床表现

1.病史可有全身系统性感染或传染病引起的发热,大手术后禁食、脱水或全身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既往史,以及急性感染的全身及腮腺局部表现。 2.临床表现 (1)单侧亦可为双侧同时或先后发生急性腮腺肿大、胀痛或持续性跳痛,张口受限,全身发热不适等病症。 (2)局部病变表现为以耳垂为中心的腮腺肿大,皮肤发红,皮温增高,明显压痛,由于腮腺包膜致密,故扪之较硬。 (3)口内腮腺导管口红肿,分泌减少,病变后期当挤压腮腺管口时,可有淡黄色较稠的脓性分泌物溢出。 (4)由于腮腺腺体呈分叶状,故其脓肿形成后可表现为多灶性,即多个分散的脓肿,加之腮腺筋膜坚韧,故即使有脓肿形成亦难以扪及波动感。 (5)全身情况较差的患者,急性期感染可向相邻组织间隙扩散,而表现相应间隙的蜂窝组织炎的临床体征,病程后期脓肿穿破腮腺筋膜及相邻组织,可由外耳道溃破溢脓,亦可在颌后或下颌角区形成皮下脓肿。发病急骤,多数患者有高热、寒战、全身不适、白细胞增多等全身症状,少数患者由于机体状况衰竭,上述全身反应可不明显。

检查

周围血可见白细胞总数增加,中性多核白细胞比例明显上升,核左移,可出现中毒颗粒,但急性化脓性腮腺炎不宜作腮腺造影,以免促使感染扩散,而唾液的生化检测也无助于诊断。

病因

急性化脓性腮腺炎多见于严重的全身性疾病,如胃肠道大手术等原因造成大量体液丧失、脓毒血症、长期高热、脱水等。这些原因造成全身及腮腺局部抵抗力极度低下,口腔内致病菌逆行感染至腮腺而发病。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生上述情况的机会逐渐减少,即使发生也能及时得到纠正,因此急性化脓性腮腺炎的发病现在比较少见。一般慢性腮腺炎急性发作可发生急性化脓性感染,如儿童复发性腮腺炎、慢性阻塞性腮腺炎、舍格伦综合征继发腮腺感染的急性发作时,腮腺也可发生急性化脓性感染,但各自病因、表现、治疗及预后均不一样。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