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胃虚寒
小结
本证症候要素见:肝证、胃证、虚寒、肝胆虚寒、缓脉、脾胃虚寒、弦细脉、肝证、心悸、虚烦、不宁、乏力、腹肌拘急、腹痛、口干、脉弦细、面色无华、少气、舌淡、神疲、手足烦热、苔白、喜按、喜温、咽干、肢酸。
治法
温中补虚,和里缓急,调和肝胃。
临床表现
临床以胁胀、脘痞,脘腹冷痛,喜温、喜按,食少,口淡乏味,泛吐清涎,舌质淡,脉沉弦或迟,可伴见形寒、畏冷,四肢不温等为特征的证候。
病因
因秉质阳虚,肝胃不和所致。
疾病预后
寒邪内犯肝胃。素体脾阳不足,或过服寒凉,损伤脾阳,内寒自生,渐至脾阳虚衰,脾胃气血生化不足,血虚不能养肝,肝急刑脾所致,以腹中急痛,喜温喜按,虚怯少力,四肢酸楚,脉弦而细为特征。
预防
1.平素饮食有节,进食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饮食。 2.忌暴饮暴食及食生冷、不洁食物。 3.虚寒者宜进热食。
备注
肝胃虚寒证,中医病证名。是指寒邪侵袭肝胃所表现的腹痛,虚怯少力,四肢酸楚的一类病证。根据病变脏腑相同,其证候类型及临床表现比较简单。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