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胞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2.9K

小结

本穴位用于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尿潴留、胃肠功能紊乱、小儿遗尿、异位妊娠、子宫脱垂、疝气、小腹痛。

功能:调理冲任,行气止痛。 主治:子宫脱垂,异位妊娠,肠功能紊乱、小儿遗尿,尿潴留、疝、小腹痛。 常用于:子宫脱垂,功能性子宫出血肠功能紊乱等。

在下腹部,髂前上棘之内下方凹陷处,平关元穴,或于维道穴向内斜下1寸处取穴,左右计2穴。 1、毫针法:仰卧,双腿屈曲,取28号2寸毫针刺入,进针后沿腹股沟韧带向耻骨联合方向斜刺,深度在1.5寸左右。或取28号3.5寸针,向内下方阴部方向斜刺,进针2.5~3寸。针感为下腹部有酸、沉、胀感并可向阴部放散。不留针或留针30分钟。本法多用于子宫下垂等病症。 2、电针法:取28号2寸毫针,双侧穴位均选,针尖向曲骨穴方向透刺(沿皮下),使针感放射至会阴及大腿内侧,然后接电针仪,采用疏密波,刺激量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留针30分钟。本法用于急性尿储留。 3、艾灸法:每侧穴,以艾炷隔姜灸或隔药饼灸5~10壮,艾条温和灸或雀啄灸10~15分钟。

来源

有腹内、外斜肌和腹横肌及腹股沟韧带外端,有旋髂浅、深动、静脉;布有髂腹沟神经及股外侧皮神经。

临床应用

在临床上用此穴治疗子宫下垂时,在上述毫针法得气的基础上,左右手同时执针柄,采用向上为主的大幅度捻转之法,患者往往会感到会阴部或小腹部有明显的由下向上抽动感及子宫上升感。手法运用3~5分钟后,行滞针法,即执住针柄不动,使上提的子宫固定于一个位置上,1~2分钟,再缓缓将针退出。针后令患者平卧20分钟左右。隔日1次或每周2次。多效果显著。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