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浊
小结
本条为中医病名,症状与证候为:尿道口浊、精液、前列腺炎、白细胞增多、遗精、多梦、耳鸣、乏力、高热、睾丸坠胀、寒战、会阴痛、会阴坠胀、尿急、尿频、尿痛、尿灼、前列腺肿、射精痛、失眠、睡眠障碍、头晕、小腹坠胀、压痛、阳痿、阳痿遗精、腰骶坠胀、腰酸、腰酸遗精、腰痛、遗精早泄、隐痛、余沥不尽、早泄。
治法
1.湿热下注 证候:小便频数,灼热涩痛,腰骶及会阴部胀痛,阴囊及会阴部潮湿、臊臭,或见恶心呕吐,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治则:清化湿热。临床前列腺液若见大量白细胞或脓细胞者,加蒲公英、夏枯草、土茯苓、以清热解毒消痈,利湿消肿。 2.气滞血瘀 证候:小便淋漓或滞涩,淋漓不畅,胁腹胀满,或会阴及少腹部刺痛、胀痛,精神烦躁、抑郁,或见早泄,阳事不举,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脉沉涩。 治则:活血化瘀,利尿通淋。 3.肾气不固 证候:肾气不固。病程日久,耗气伤肾,临床见小便频数而清,夜间尤甚,尿后余沥,或小便淋漓如膏脂,涩痛不显,或早泄,滑精,腰膝酸软,舌淡胎薄腻,脉沉细无力。 治则:补肾固涩。 4.肾阳不足 证候:尿频清冷,会阴部及小腹冷痛,得暖缓解,腰骶酸冷,畏寒喜暖,面色苍白,精神萎靡,或阴冷、勃起功能障碍(ED),舌淡白,脉沉细。 治则:温补肾阳。
临床表现
临床以尿后滴白,排尿不畅,少腹坠胀,或茎中痛痒,但尿液并不混浊等为特征的精液病。
检查
急性者,尿道口溢出的分泌物镜检有大量脓细胞,涂片可找到细菌。慢性者,前列腺按摩液镜检白细胞增多,pH>10,卵磷脂小体减少或消失。前列腺液培养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有较固定的致病菌生长,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无致病细菌生长。前列腺痛,则前列腺液镜检及培养均正常。
病因
因湿热下注,阴虚火旺,精室瘀阻等所致。
疾病预后
精浊是尿道口常有精液溢出的生殖系炎症性疾病。其特点是尿频、尿急、尿痛,尿道口常有精液溢出,并伴有会阴部、腰骶部、耻骨上区等部隐痛不适等。
备注
主方前列化浊汤加减(郭军经验方) 方药茵陈、黄柏、赤白芍、当归、栀子、车前子、甘草。 主方少腹逐瘀汤加减。 方药小茴香、干姜、延胡索、没药、当归、川芎、官桂、赤白芍、蒲黄、五灵脂等。若小便淋漓较重者,加车前子、泽泻、金钱草,以清热通淋。若气虚乏力者,加黄芪、党参以补气行血。 主方菟丝子丸加减。 方药菟丝子、泽泻、肉桂、附子、石斛、干地黄、白茯苓、牛膝、续断、山茱萸、补骨脂、五味子、桑螵蛸、川芎、覆盆子等。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