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耳穴
小结
本耳穴用于治疗:痹证、肥胖症、风湿性关节炎、共济失调、脊柱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颈椎病、颈椎骨质增生、颈扭伤、落枕、强直性脊柱炎、瘫痪、耳鸣、肩酸痛、颈酸、颈痛、上肢痿痹、头痛。
功能:行气活血,疏经止痛,祛风通络,强脊益精,强筋壮骨。 主治:落枕,颈椎综合征,颈椎病,颈肩酸痛,颈椎骨质增生或退化,颈扭伤及各种原因引起的颈部疼痛,脊椎炎,强直性脊椎炎,风湿性关节炎,上肢萎症,痹症,瘫痪症,肥胖症,小脑性共济运动失调,甲状腺机能亢进,头痛,耳鸣等。
位于对耳轮体部后下1/5,对耳轮下端起始部的隆起处,在颈区后方,即对耳轮13区。 一般用埋针法、压籽法、刺血法等进行刺激。 针法:直刺0.1-0.2寸,或透刺至内侧缘脊柱穴部分,针感局部痛,留针20-30分钟。 针刺入耳壳时应有充血发热感,嘱病人适当活动病变部位,配合局部艾灸、热敷可提高疗效。 耳穴压疗法:治落枕。将胶布剪成0.5厘米×0.5厘米见方,把药豆子放于胶布上,对准所选耳穴,贴压在敏感点上。中年体壮患者施以对压法或直压法,年老体质以及耳穴敏感人施以轻按摩法。每穴按27转,使患者产生酸、麻、胀、痛、热的感觉,嘱患者每日自行按压一侧耳穴,两耳交替应用。10次为1疗程。 耳穴注射疗法:颈椎综合症。5%当归液2毫升,加生理盐水10-15毫升,每穴注入5毫升。
各家论述
本穴性质属阳,长于疏通利气故有行气活血,疏经止痛之功,可用于治疗椎体病变、疼痛。
临床应用
本穴是诊治颈椎病之要穴,诊断颈椎病变、颈椎骨质增生、鉴别颈部软组织疼痛和颈椎病定位诊断的重要参考穴。 在诊断方面,此穴敏感提示颈椎有病变。若与肾同时呈现阳性反应,则为颈椎骨质病变,如肥大性颈椎炎,颈椎退行性病变等;若与脾同时呈现阳性反应,则是颈椎周围的肌肉的病变;若与肝同时呈现阳性反应,则是颈椎周围的筋腱病变。 该穴是诊断颈椎及骨质增生的重要穴位,可广泛用电测法、耳廓染色法、按压耳穴法帮助诊断。在耳压中发现,用同力压迫有关耳穴,病人感到颈椎疼痛明显。颈椎压痛明显者,耳压诊断法均有一定效果。临床观察提示:压痛诊断法对诊断颈椎穴具有一定特异性,故颈椎压痛法可作为颈椎病的辅助诊断法,甚至在早期诊断时代替不愿摄片或无条件摄片患者的检查。肉眼观测法可发现该穴存在耳轮上变化,如皮肤有结节、有毛细血管浮露及有色素沉着者均说明颈椎病变。耳轮染色法,可使颈椎穴显紫色,也说明存在在颈椎病的存在。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