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风
小结
本条为中医病名,症状与证候为:癫痫、惊厥、抽搐、二便失禁、昏仆、昏睡、肌强、肌肉痉挛、僵硬、叫呼、痉挛、两目上视、面苍白、面青紫、凝视、呕吐、神志不清、神志模糊、瞳神散大、头昏、斜视、足内翻。
治法
1、2-3岁以下的小儿常因高烧而抽风。小儿抽风,家长不要惊慌失措,应该让患儿躺在床上,解开衣服,免得妨碍呼吸。 2、为了防止抽风咬伤舌头,又不让舌头向后倒,可用布包裹筷子头,放在牙齿之间,并压住舌头,这样可保持呼吸通畅。 3、对抽风严重的小儿,可用指头掐上唇中间的"人中"穴及双眉中间的"印堂"穴。 4、小儿正抽风时,不要喂水、喂药,以免痰入气管发生窒息或引起肺炎。 5、如小儿发高烧,可用冷湿毛巾敷在小儿额上,也可用湿水擦身,在夏季,宜用冷水擦小儿四肢。若用酒精加一半水擦皮肤,退热效果更好。 6、由于发生抽风的原因很多,在做上述处理的同时,应尽快到医院就诊,以免耽误治疗。 小儿抽风中医治疗偏方 (1)防惊汤由蝉衣、钩藤、栀子、炒枣仁、杭白芍、青黛、防风、黄连、珍珠母、甘草组成。水煎服,可每日或隔日服药1次,连服4周。有防止惊厥再发的作用。 (2)清宫粉由广郁金、生山栀、寒水石、黄芩、黄连、玳瑁、琥珀、朱砂、冰片组成。共研细末,根据不同年龄确定服药剂量。本方有进一步清除余热,镇惊熄风作用。 (3)清热散由朱砂、琥珀、钩藤、滑石、薄荷、柿霜、豆蔻、甘草组成。共研细末,根据不同年龄确定服药剂量。本方有镇惊熄风作用。
病因
小儿抽风,在医学上称为"惊厥",是小儿时期常见的急症。抽风时,病儿意识突然消失,双眼上翻、凝视线斜视;面部肌肉或四肢肌肉强直、发硬、痉挛或不停地抽动,一次发作可由数秒至数分钟。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