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浊阻肺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3.0W

小结

本证症候要素见:肺证、痰浊、阻遏、沉细脉、滑脉、滑数脉、濡脉、濡数脉、舌略胖、细滑脉、肺证、痰证、心悸、便溏、不渴、不能卧、喘息、唇青紫、唇紫黯、恶风、呃逆、恶心、乏力、腹胀、喉痛、呼吸急促、甲青紫、倦怠、咳喘、咳嗽、咳痰、咳痰不爽、咳吐不利、渴不欲饮、口黏、脉濡滑、面红、面青灰、面青紫、纳呆、呕恶、泡沫痰、气喘、气促、舌淡白、舌紫黯、声低、声嘶、声重、苔白腻、苔滑、苔黄厚、痰白、痰稠、痰多、痰多胸闷、痰黄、痰鸣、痰黏、痰稀、头晕、脘痞、哮鸣、胸闷、易汗。

临床表现

临床以胸闷、气促,咳喘、痰鸣,咯痰白黏、量多,不易咳出,或不得平卧,舌苔白滑或厚腻,脉弦滑等为特征的证候。

病因

因痰浊壅塞,痹阻肺气所致。

疾病预后

痰浊阻肺的成因有内外两种:内因与脾有关,如饮食不节,劳倦伤脾,或七情过度,都可使脾虚失运,不能升清降浊,以致津液停聚,变为痰浊,上泛于肺,故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说。外因则由风、热、燥等邪气犯肺,或风寒入里化热,灼液成痰,而成痰热壅阻于肺;或外感风寒之邪,引动痰饮内发,成为寒痰阻肺。

备注

痰浊阻肺是一种疾病,症状是痰浊停留于肺,壅塞气道,临床以咳喘、胸闷、痰多痰鸣,常见于咳嗽、喘、哮、肺胀、肺痈,以及西医的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内因与脾有关,如饮食不节,劳倦伤脾,或七情过度,都可使脾虚失运,不能升清降浊,以致津液停聚,变为痰浊,上泛于肺。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