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藋
小结
本品为冷门中药本草,可用于:白癜风、虫蛇咬伤、风热感冒、疳疮、疥癣、痢疾、湿疮、蚊蛉咬伤、荨麻疹、疮疡肿毒、腹泻。
功能主治
疏风清热,解毒去湿,杀虫。主风热感冒,腹泻,痢疾,荨麻疹,疮疡肿毒,疥癣,湿疮,齿(若虫)疳疮,白癜风,虫咬伤。
性味
苦;甘;性平。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克。 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或烧灰调敷。
别名
金锁天、灰藜、水落藜、灰条、灰涤菜、灰蒴、灰苋、灰苋菜、灰灰莱、土蚕药、沙苋菜。
来源
药材基源:为藜科植物小藜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enopodiumserotinum L.采收和储藏:3-4月采收,洗净,去杂质,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20-50cm。茎直立,单一或多枝,具角棱及绿色条纹。叶互生;叶柄细长而弱;叶片椭圆形或狭卵形,长2.5-5cm,宽1-3.5cm,通常3浅裂,中裂片两边近平行,先端钝或急尖,并具短尖头,边缘具波状锯齿;侧裂片位于中部以下,通常各具2浅裂齿;上部的叶片渐小,狭长,有浅齿或近于全缘;叶片两面略被粉粒。花序腋生或顶生,花簇细而疏,形成圆锥状花序;花两性,花被近球形,5片,浅绿色,边缘白色,背面具微纵隆脊井密被粉粒,向内弯曲;雄蕊5,伸出于花被外;花柱2.线状。胞果全体包于花被内,果皮与种子贴生。种子扁圆,黑色,有光泽,表面具六角形细洼。花期4-5月,果期5-7月。
生境分部
生态环境:野生于荒地或田间。 资源分布:我国除西藏外,其他地区均有分布。
性状
性状鉴别: 全草灰黄色。叶片皱缩破碎,展开后完整叶通常具3浅裂,裂片具波状锯齿。花序穗状腋生或顶生。胞果包在花被内,果皮膜质,有明显的蜂窝状网纹,果皮与种皮贴生。 显微鉴别: (1)叶下表皮及嫩技表皮具腺毛,腺头球形,直径60-100μm。 (2)叶肉细胞含众多草酸钙簇晶及砂晶。胞里在扫描镜下观察,呈圆形,中央有一稍突起的果柄,由此环绕呈放射状排列的蜂窝状果皮细胞。
各家论述
1.《本草拾遗》:主恶疮,虫、蚕、蜘蛛等咬,捣碎和油敷之;亦可煮食,亦作浴汤,去疥癣风瘙;烧为灰,口含及内齿孔中,杀齿 NI甘疮。取灰三、四度淋取汁,蚀息肉,除白癜风,黑子面 GAN,箸肉作疮。子:炊为饭,香滑,杀三虫。 2.《医林纂要》:去湿热。 3.《四川中药志》:能清热退烧。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