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热
小结
本病症状与体征为:白细胞增多、单核细胞增多、淋巴细胞减少、血沉加快、便秘、肺炎、胸腔积液、不安、低热、发绀、乏力、腹痛、干咳、高热、寒战、昏迷、狂躁、脾肿、气促、气急、情绪不稳、食欲不振、食欲减退、痰黏、痰少、头昏、头痛、畏寒、胸痛、周身不适。
临床表现
鹦鹉热临床表现有多样性,可缓慢起病,潜伏期1-2周,长者可至45天,体温在3-4天或更长时间内逐渐升高,但多为急性起病,高热、寒战,伴相对缓脉。有全身不适,疲惫无力,纳差。剧烈的头痛和全身肌肉疼痛是常见的主诉,四肢和躯干肌痛可使患者不能站立,背部和颈部肌肉的痉挛和僵直可误诊为脑膜炎。部分病例有鼻出血或斑疹。约l周出现咳嗽,咳黏液或血性痰。病情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发绀、烦躁、谵妄、木僵、昏迷等。部分病例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若出现黄疸则为累及肝脏。恢复期可发生血栓性静脉炎,有时发生晚期并发症肺梗死,可造成患者死亡。此外,还可能发生心内膜炎、心肌炎、心包炎、黄疸性肝炎、化脓性中耳炎、急性支气管炎等并发症,但均不多见。轻者体征很少,仅咽充血及肺部局限性细小湿啰音,重者可有肺实变体征,肝、脾和浅表淋巴结可肿大。
检查
1.末梢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有增减,淋巴细胞始终正常,嗜酸细胞减少,多数患者呈核左移或出现中毒颗粒,血沉加快。 2.急性期患者血、痰、鼻咽分泌物或活检标本中分离病原体,阳性率通常仅11%-17%,且有实验室感染的可能,故少用于诊断。 3.取发病2周内及恢复期(6周后)的血清做补体结合试验,效价4倍以上增长即可确诊,若效价在1:16以上也有诊断意义。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特异抗体可用于早期快速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4.必要时对接触过的可疑鸟类作病理及病原学检查,以确诊传染源及患者被感染的过程。 5.胸部X线片可见支气管炎型的肺浸润灶,以下叶为多。或表现为间质性肺炎,有时可见粟粒样实变灶。
病因
鹦鹉热又称鸟热,是鹦鹉热衣原体所引起,这些衣原体主要在多种鸟类之间传播和感染,偶然由带菌动物传染给人;最初发现本病多见于玩赏鹦鹉者,故命名为鹦鹉热。以后发现许多鸟类均可受染本病而感染人类,故认为称鸟热更为合适。通常表现为高热、恶寒、头痛、肌痛、咳嗽和肺部浸润性病变等特征。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