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暑热
小结
本条为中医病名,症状与证候为:小儿、暑热、数脉、便溏、多饮、发热、汗少、口渴、口渴多饮、面苍白、尿多、尿量异常、舌红、无汗。
治法
食疗: 1、麦门冬10粒,泡水代茶饮。 2、麦门东(去心)、乌梅肉各90克,水煮5分钟,饭后温服,每天3次。 3、绿豆粥,清暑解渴,经常饮用,效果极佳。 4、生姜30克,切成绿豆大小,加水煮,去渣取汁,加入米汤中温热服下发汗,汗腺通常而排汗,体温降之。 治疗: 1、热水浴法:水温以患儿能耐受为限,沐浴时用手轻轻揉其皮肤,使周围血管扩张,汗张,汗孔开放,若能出汗散热效果更佳。每天1-2次,每次20-30分钟。 2、酒精浴法:75%酒精及温水各半,反复擦腋窝、腹股沟、腘窝等大血管走行处。 3、冷盐水灌肠法:0.9%冷盐水300-500ml,由肛门缓缓灌入,保留10-30分钟,患儿有便意即可排出,对伴有大便干结的患儿降温效果极佳。 4、针刺疗法:取大椎、曲池、肾俞、气海等穴位。
病因
暑热症出现于盛夏季节,多见于我国南部及中部奇热地区的婴幼儿,6个月以下和3岁以上少见。表现有长期发热、口渴、多尿、少汗或无汗等症状,一般在秋后自然痊愈。小儿暑热症的发病原因不十分清楚。有人认为婴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全,汗腺功能不足,出汗少,不易散热,在酷热天气体温调节失效而引起本病。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