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后遗症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2.8W

小结

本病症状与体征为:脑出血、后遗症、血红蛋白增多、痴呆、偏瘫、心悸、步态异常、多梦、恶心、耳鸣、乏力、汗多、记忆减退、精神萎靡、颈酸、颈痛、疲乏、神志异常、失眠、食欲不振、食欲减退、睡眠障碍、头痛、吞咽困难、无力、眩晕、言语障碍、眼花、易激惹、抑郁、运动障碍、注意涣散。

治法

恢复期康复治疗对于脑出血后遗症患者非常重要。 1.康复功能锻炼 1)面瘫的功能锻炼。 2)语言吞咽功能训练。 3)认知功能的训练。 4)肢体功能锻炼: (1)转移训练, (2)关节被动活动, (3)诱发病人的主动运动, (4)手功能训练, (5)平衡协调能力的训练, (6)步行功能训练等。 2.理疗主要包括功能性电刺激、生物反馈、经颅磁刺激、顺序循环治疗仪等。

临床表现

1.肢体功能障碍主要表现偏瘫侧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2.认知和精神较大范围或多次复发的脑出血,可留有精神和认知障碍:如人格改变、消极悲观、郁抑寡欢、精神萎靡、易激动等。 3.言语功能障碍。 4.吞咽功能障碍。 5.其他症状头疼、眩晕、恶心、失眠、多梦、注意力不集中、耳鸣、眼花、多汗、心悸、步伐不稳、颈项酸痛疲乏、无力、食欲不振、记忆力减退、痴呆、抑郁等。

检查

检查主要包括影像学检查和康复评定: 1.影像学检查 (1)脑血管造影曾是脑出血的重要诊断方法。脑血管造影主要表现为肿块性占位。 (2) CT脑出血的显影取决于血液中血红蛋白,其对X线的吸收系数明显大于脑组织,故呈高密度影。 (3) MRI在 MIR上脑出血可分四层:位于中央的核心层,缺氧最重;其外的核外层,缺氧较轻,再外的边缘层,吞噬细胞内有含铁血黄素,最外为反应带,脑胶质细胞增生和程度不一的脑水肿。 2.康复评定肌力、肌张力、平衡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定、布氏分期、言语功能评定、心理功能评估等。

病因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约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发生的原因主要与脑血管的病变有关,即与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血管的老化、吸烟等密切相关。脑出血的患者往往由于情绪激动、费劲用力时突然发病,早期死亡率很高,约有半数病人于发病数日内死亡,幸存者中多数留有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认知障碍、言语吞咽障碍等后遗症。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