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腥草饮
小结
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肺炎、肺痈、痢疾、淋证、小儿百日咳、支气管炎、发热、肺热、咳嗽、热毒壅盛、痰臭、痰多、痰瘀互结、胸痛、脉滑数、脓痰、舌红、苔黄腻。
配方
鲜鱼腥草100-200克,(或干品减半)。
材料获取与鉴别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水通淋。
制法
1.将鲜鱼腥草洗净,捣烂取汁,饮服。 2.或将干品洗净,煎煮15分钟,去渣取汁。 3.代茶饮服。
注意
本膳寒凉,适用于热毒炽盛所致肺痈咳嗽吐痰及痢疾、淋证等。外感初起或素体虚寒者慎用。
各家论述
1.鱼腥草炖猪肚《贵州民间方药集》鲜鱼腥草60克,猪肚1具。将鱼腥草置猪肚内,加水炖熟。切丝或切片食用。功效清热解毒,健脾益气,适用于热毒证兼脾胃虚弱者。 2.鱼楂饮《岭南草药志》鱼腥草60克,山楂炭6克。水煎分服。此二方功用与鱼腥草饮基本相同。但鱼腥草炖猪肚兼补中和胃之功,对脾胃虚寒体质者亦可使用;鱼楂饮有健脾、止泻、和血之功,尤其适宜于痢疾、泄泻等证。
临床应用
热毒壅盛证。适用于肺痈,症见身体发热、咳嗽痰多,甚或咳吐腥臭脓痰,胸中隐隐作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还可用于肺炎、支气管炎、小儿百日咳等属于热毒壅盛,肺热痰瘀互结者。此外,痢疾、淋证的患者也可饮用本方。
备注
本方所主之肺痈、痢疾等,皆因热毒引起;淋证则由湿热所致。治疗当以清热解毒、消痈排脓,或清热、利湿、通淋为主。鱼腥草味辛微苦,性质寒凉,主入肺经,既清热解毒,又消痈排脓,兼利水通淋。药理研究证实,鱼腥草有抗菌、抗病毒、祛痰、平喘、利尿、止血、镇痛等作用,并可增强白细胞的吞噬作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故本方既可用于肺脓肿、肺炎、支气管扩张症、支气管炎引起的发热、咳嗽、胸痛、咯吐脓血的等症,也可用于热毒、湿热引起的痢疾、泄泻、水肿、淋证。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