胁痛推拿法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3.2K

小结

本推拿疗法一般适用于:胁下痛、胁痛、胆道蛔虫病、肝脓肿、肝硬化、急性胆囊炎、急性肝炎、肋间神经痛、慢性胆囊炎、慢性肝炎。

胁,指侧胸部,腋部以下至第十二肋骨部的统称。胁痛(Hypochondriac Pain)是指以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又称胁肋痛、季肋痛或胁下痛。胁痛的发生主要与肝胆疾病有关。现代医学的肋间神经痛、急慢性肝炎、肝脓肿、肝硬化、急慢性胆囊炎、胆道蛔虫症等疾病,若以胁痛为主要症状时皆可参照本节辨证施术。

1.治法:疏肝利胆,行气止痛。 2.手法:㨰法、按法、揉法、擦法。 3.取穴与部位: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阿是穴、章门、期门、阳陵泉、足三里、胆囊穴、太冲、行间、背部、胁肋部。 4.操作: (1)背部操作 患者俯卧,医者站其体侧,用㨰法、按揉法在其背部施术,以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及阿是穴为操作重点,时间约5分钟;然后横擦膈俞、肝俞、胆俞穴,以透热为度。 (2)胸部操作 患者仰卧,医者站其体侧,按揉章门、期门穴,每穴1分钟;然后擦两侧胁肋部,以透热为度。 (3)下肢部操作 患者仰卧,医者站其体侧,按揉阳陵泉、足三里、胆囊穴、太冲、行间穴,每穴1分钟。

来源

因为肝位居于胁下,其经脉循行两胁,胆附于肝,与肝呈表里关系,其脉亦循于两胁。故胁痛主要责之于肝胆。若情志不舒,饮食不节,久病耗伤,劳倦过度,或外感湿热等病因,累及于肝胆,导致气滞、血瘀、湿热蕴结,肝胆疏泄不利,或肝阴不足,络脉失养,即可引起胁痛。其主要病机分述如下: 1.肝气郁结 情志抑郁,或暴怒伤肝,肝失条达,疏泄不利,络脉受阻;或气郁日久,气机阻滞,瘀血停留,脉络痹阻,而致胁痛。 2.瘀血停着 肝郁气滞日久及血,引起血行不畅而瘀血停留,或跌仆闪挫,恶血不化,均可致瘀血阻滞胁络,不通则痛,而致胁痛。 3.肝胆湿热 外感湿热之邪,侵袭肝胆,或嗜食肥甘辛辣,损伤脾胃,脾失健运,聚湿蕴热,内外之湿热,均可蕴结于肝胆,导致肝胆疏泄不利,气机阻滞,不通则痛,而致胁痛。 4.肝阴不足 素体肾虚,或久病耗伤,或劳欲过度,均可使精血亏损,导致水不涵木,肝阴不足,络脉失养,不荣则痛,而致胁痛。

临床应用

1.胁痛实证易治,虚证难治;在气易治,入络血瘀难治。虚证手法宜轻,实证手法宜重。 2.并发严重的感染者禁止推拿治疗。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