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细血管扩张症
小结
本病症状与体征为:粗张、毛细血管、早衰、斑点、红斑、面潮红、皮肤粗糙、皮肤干燥、血丝、蜘蛛痣。
治法
此病多无需治疗。如因影响美观需消除毛细血管扩张,可选择美容化妆,单极或双极细光电灼针电灼,对于面部毛细血管扩张效果好。使用硬化剂注射多适用于小腿皮损的治疗,各种激光如脉冲染料和铜蒸汽激光治疗均有很好的美容效果。
临床表现
毛细血管扩张症可分为4型。 1.泛发性特发性毛细血管扩张泛发性特发性毛细血管扩张好发于40-50岁女性,亦可见于儿童。皮损可局限性分布于四肢或全身,可散在或融合,亦可沿皮肤神经走形。表现为大片的毛细血管扩张,之后可向上蔓延至股、腹及上肢,多不伴系统疾病和出血倾向。特征为:皮损广泛;皮损呈进行性或持续性;损害在下垂位置时加重;不伴有表皮和真皮改变。 2.单侧痣样毛细血管扩张单侧痣样毛细血管扩张多见于女性。此型又可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种,大多数为获得性,见于青春期、妊娠期及肝脏疾病。皮损呈单侧分布,常局限于三叉神经或上颈椎皮节,可沿布拉斯科线分布,并可累及口腔与胃黏膜。表现为细小点状、线状或星状毛细血管扩张。 3.匐行性血管瘤匐行性血管瘤好发于20岁以下女性,偶有家族性发病报道。皮损最常累及四肢,而掌跖不受累,初期为单侧分布,后可泛发。表现为多发性微小铜红色、紫色血管瘤性斑点,并倾向变为丘疹,压之褪色,无含铁血黄素沉着和炎症表现,簇集或小片状分布,表面可有少量鳞屑,外周不断出现新皮损,中央部分消退,形成小环或匐行模式排列和蔓延。病理可见真皮乳头非炎症性毛细血管扩张。 4.蜘蛛痣样毛细血管扩张蜘蛛痣样毛细血管扩张好发于儿童、孕妇,亦常见于肝脏疾病、口服避孕药人群和铝厂工人。皮损好发于躯体上部,尤以面颈部、双手常见,常为一侧性单发,亦可多发。表现为中心红色丘疹性蜘蛛体和周边放射状扩张的毛细血管,中心痣体有动脉性搏动。
检查
体格检查:视诊可见毛细血管扩张症的特征性皮损。
病因
毛细血管扩张症是因皮肤或黏膜表面的毛细血管、小静脉和微小动静脉呈持久性扩张导致,临床以形成红色或紫红色点状、斑状、细丝状或星状损害为特点的皮肤病。病变可发生于任何部位,呈局限性、广泛性、节段性或单侧性分布,压之褪色,可缓慢发展或长期存在,部分可自行消退,多无自觉症状。此病可见于各个年龄,发病无性别差异。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