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热疖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3.0W

小结

本条为中医病名,症状与证候为:小儿、热疖、红肿、溃脓、灼痛。

治法

总治则为清暑化湿,泻火解毒,或益气托里消疮。 外治法 (1)用金银花露或菊花露将玉露散调糊状,敷患处。功能清热解毒散结。 (2)六神丸或解毒消炎丸数粒,用清水烊化,外敷热疖肿胀未溃处,能清热消肿。 (3)雄黄30克,白矾10克,共研细末,取10克用醋调糊状,涂患处。能止痛消肿。 (4)鲜紫花地丁,或鲜芙蓉叶,或鲜丝瓜,选1-2种捣烂外敷。每日2-3次。用于疖肿尚未破溃者。功能清热解毒。 (5)如意金黄散用凉茶汁调,敷疖肿处。干后换药。用于热疖红肿化脓,顶部呈黄白色脓块,底盘硬肿发红者。能泻火解毒。 (6)盐适量,用开水冲泡成淡盐水,冷却后用棉棒蘸淡盐水频擦患部。用于热疖初起尚未成脓时。可解毒消肿。

临床表现

局部红、肿、灼热、疼痛,突起根浅,肿势局限。出脓即愈。分二型: 1.暑毒蕴结型局部红肿,掀赤,灼热疼痛,伴发热口渴,胸闷泛恶,舌红,苔薄黄或黄腻,两脉洪数,小溲赤热。 2.正虚邪恋型患处肿硬不消,脓水淋漓,皮下溃空如囊状,伴低热,纳呆神疲,大便溏薄,舌淡边有齿痕,苔薄,脉软数。

病因

热疖,又称暑疖,指夏日所生之小脓肿。因感受暑毒之气而成。具体指易发于夏秋季节的单个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或汗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可分为有头疖(毛囊疖)和无头疖(汗腺疖)两种,症见局部红、肿、热、痛,有易脓易溃易敛的特点。

备注

内治法: (1)可应用清暑泻火,化湿解毒的中草药,如金银花、连翘、丹皮、竹叶、藿香、佩兰、赤芍、生甘草。再随证选用中药,如热毒炽盛型选用黄连、黄芩、生栀子;正虚邪恋型选用生黄芪、太子参、白术、当归。 (2)中成药选用牛黄解毒片、清解片、六应丸或六神丸。 (3)有清热解毒作用的单味中药有金银花、牛黄、蒲公英、大黄、生石膏。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