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疹
小结
本病症状与体征为:白细胞减少、白细胞增多、淋巴细胞增多、斑疹、高热、急暴、咽膜充血。
治法
无特殊治疗,高热时除降低周围环境温度外,应给予足够水分,酌情给于解热镇静剂。可服用清热解毒的中成药。 (1)让患儿休息,病室内要安静,空气要新鲜,被子不能盖得太厚太多。 (2)要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经常给孩子擦去身上的汗渍,以免着凉。 (3)给孩子多喝些开水或果汁水,以利出汗和排尿,促进毒物排出。 (4)吃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5)体温超过39时,可用温水或50%酒精为孩子擦身,防止孩子因高热引起抽风。
临床表现
潜伏期7至14天,平均10天。临床特点是突然起病,病初即有高热,体温达39-40,持续3-5天而骤降,热退后疹出。发热期间食欲精神尚好,咽峡部充血,偶有前卤膨隆,可出现高热惊厥。热退后9-12小时内出疹,皮损呈红色斑诊或斑丘疹,主要散布在躯干、颈部及上肢,皮疹间有3-5mm空隙,偶尔在皮疹周围可见晕圈。几小时内皮疹开始消退,一般在2-3天内消失,无色素沉着及脱屑。在流行时,少数病例亦可无皮疹出现。起病第1天白细胞计数增加,中性粒细胞占优势,第2天以后白细胞数明显下降,淋巴细胞相对增高,可达90%。
病因
也叫幼儿急疹、烧疹,由病毒引起,是婴幼儿时期一种常见的出疹性传染病。可能是由病毒引起,是一种鲜红色的圆形斑疹,直径2-3mm,由病灶周围的血管扩张所形成,压之褪色,松开时有复现,多出现于胸腹部。通过唾液飞溅而传播,不如麻疹传染力强。冬春季节发病较多。发病多是1岁以内的小儿,2岁以上者少见。患过此病后,一般不再患第2次。此病症对伤寒或副伤寒有诊断意义。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