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石榴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2.0K

小结

本品为中药本草,可用于:崩漏、带下病、滑泄、久痢、口渴。

功能主治

止渴,涩肠,止血。主津伤燥渴,滑泻,久痢,崩漏,带下。

性味

味酸;性温。

用法用量

内服:6-9克;煎服,捣汁或烧存性研末。 外用:适量,烧灰存性撒。

注意

1.《别录》:损人肺,不可多食。 2.孟洗:多食损齿令黑。 3.《日用本草》:其汁恋隔成痰,损肺气,病人忌食。 4.《医林纂要》:多食生痰,作热痢。

别名

醋石榴。

来源

药材基源:为石榴科植物石榴的味酸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unicagranatum L采收和储藏:9-10月果熟时采收,鲜用。

原形态

落叶灌木或乔木,高通常3-5m,稀达10m。枝顶常成尖锐尖长刺,幼枝有棱角,无毛,老枝近圆柱形。叶对生或簇生;叶柄短;叶片长圆圆状披针形,纸质,长2-9cm,宽1-1.8cm,先端尖或微凹,基部渐狭,全缘,上面光亮;侧脉稍细密。花1-5朵生枝顶;花梗长2-3mm;花径约3cm; 萼筒钟状,长2-3cm,通常红色或淡黄色,6裂,裂片略外展,卵状三角形,外面近顶端有一黄绿以腺体,边缘有小乳突;花瓣6,红色、黄色或白色,与萼片互生,倒卵形,长1.5-3cm,宽1-2cm,先端圆钝;雄蕊多数,着生于萼管中部,花药球形,花丝细短;雌蕊1,子房下位,柱头头状。浆果近球形,直径5-12cm,通常淡黄褐色、淡黄绿色或带红色,果皮肥厚,先端有宿存花萼裂片。种子多数,钝角形,红色至乳白色。花期5-6月。果期7-8月。

化学成分

果实的可食用部分占果实总重的52%,其中包括78%的果汁和22%的种子。新鲜果汁含水分85.4%,总糖10.6%,果胶1.4%,有机酸(以枸椽酸计)0.1克/100ml,维生素C0.7mg/100ml,游离氨基酸19.6mg/100ml,灰分0.05克/100ml。果汁含所有必需氨基酸,其中的缬氢酸(Valine)和蛋氨酸(Methionine)含量相当高。果汁还含有钾、钙、镁、钼、铜、铁、铬和其他微量元素,但果汁中铁、铜、钠、镁、锌的含量均低于种子,而元素钾则例外。果胶中含糖,分别是甘露糖(Mannose)、半乳糖(Galactose)、鼠李糖(Rhamnose)、阿拉伯糖(Arabinose)、葡萄糖(Glucose),以及糖酸:半乳糖醛酸(Galacturon-icacid)。果皮中还含有熊果酸(Ursolicacid)。种子的旨类含11种脂及酸,最主要的是辛酸(Caprylicacid),占36.2%,基次是硬脂酸(Stearicacid),占22.5%,油酸(Oleicacid)和亚油酸(Linoleicacid)分别占5.1%和10.3%,种子脂类中的饱和脂及酸占总脂及酸的83.6%。种子油主含石榴酸(Punicicacid)即栝楼酸(Trichosanicacid),并含较少量的棕榈酸(Palmiticacid),硬脂酸,还含4-甲基月桂酸(4-methyllauricacid),13-甲基硬脂酸(13-methylstearicacid),十九酸(Nonade-canicacid),二十一酸(Heneicosanoicacid),二十三酸(Tricosanoicacid)等,但不含有油酸和亚油酸。去油的种子渣含磷脂,包括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磷脂酰已醇胺(Phos-phatidylethanosamine),磷脂酰肌醇(Pholphatidylinositol),磷脂酸(Phosphatidicacid),溶血磷脂酰肌醇(Lysophosphatidylinositol),溶血磷脂酰胆碱(Lysophosphatidylcholine)。种子渣中也含有比种子油的含量更低的石榴酸。种皮含四种花色素:飞燕草素-3-葡萄糖甙(Delphinidin-3-glucoside),矢车菊素-3-葡萄糖甙(Cyanidin-3-glucoside),飞燕草素-3,5-二葡萄糖甙(Delphinidin-3,5-diglucoside),矢车菊素-3,5-二葡萄糖甙(Cyanidin-3,5-digluco-side)。此外,种子中还含有β-谷甾醇(β-sitosterol)和甘露醇(D-mannitol)。

药理作用

雌性激素样作用:石榴子油注射干摘除卵巢的成年雌性小鼠威幼年雌鼠,有雌性激素样作用。

复方

(1)治肠滑久痢:醋石榴一枚,擘破、炭火簇烧令烟尽,急取取出不令作灰,用瓷碗盖一宿,出火毒,捣为散。每服用醋石榴一瓣,以水一盏,煎汤调下二钱匕。久泻亦治《圣济总录》黑神散 (2)治小便不禁:柏白皮三两(锉),石榴二颗(烧为灰,细研上药,以水三大盏,煮柏皮,取汁二大盏,去滓,每于食前,以汁一小盏,调石榴灰二钱服之。-《圣惠方》

各家论述

1.诜孟:治赤白痢腹痛者,取一枚并子捣汁顿服。 2.《本草拾遗》:止渴。 3.《蜀本草》:《图经》云,止痢。 4.《纲目》:止泻痢,崩中,带下。 5.《随息居饮食谱》:解渴,醒醒。 6.《广州植物志》:可治胃病。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