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水肿
小结
本条为中医病名,症状与证候为:小儿、水肿、红细胞增多、尿蛋白阳性、浮肿、高血压、尿量异常、尿少、尿血、泡沫尿、血压升高。
治法
辩证论治辨证要点 1.辨阴阳虚实凡起病急,病程短,水肿以头面为重,皮肤光亮,按之即起者多为阳水,属实,起病缓慢,病程长,水肿以腰以下为重,皮肤色暗,按之凹陷难起者多为阴水,属虚或虚中夹实。 2.辨常证、变证凡见水肿,尿少,精神食欲尚可者,为常证。水肿见有尿少、胸满、咳喘、心悸,或见神昏谵语、抽风痉厥,甚则见有尿闭、恶心呕吐、口有秽气、衄血者,均为危重变证。治疗原则 水肿治疗,以通利水道为基本法则。阳水属实,应以祛邪为主,治以发汗利尿,清热解毒等法,阴水属虚,治以扶正祛邪,健脾宣肺,温阳利水。如阳水由实转虚,应配合培本扶正之法,阴水复感外邪,则应注意急则治标,邪去方治其本。出现重危变证,当审因立法,积极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抢救。 风水相搏 证候:水肿大都先从眼睑开始,继而四肢,甚则全身浮肿,来势迅速,颜面为甚,皮肤光亮,按之凹陷即起,尿少或有尿血,伴发热恶风,咳嗽,咽痛,肢体酸痛,苔薄白,脉浮。 洽法:疏风利水。
病因
小儿水肿,中医病名。是指体内水液潴留,泛溢肌肤,引起面目、四肢甚至全身浮肿,小便短少的一种常见病证。根据其临床表现分为阳水和阴水。阳水多见于西医学急性肾小球肾炎,阴水多见于西医学肾病综合征。小儿水肿好发于2-7岁的儿童。阳水发病较急,若治疗及时,调护得当,易于康复,预后一般良好;阴水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容易反复发作,迁延难愈。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