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动脉炎
小结
本病症状与体征为:周围、动脉血管、炎症、偏瘫、心悸、跛行、抽搐、发凉、乏力、昏迷、肌肉麻木、肌萎、记忆减退、麻木、失语、视力下降、视力障碍、酸痛、头昏、头痛、头晕、无力、心慌、晕厥。
治法
(1)抗炎治疗:如有活动性结核或链球菌感染,可应用抗痨药及青霉素治疗,对抑制体内免疫机制可能有帮助。 (2)激素:对急性活动期有助于制止或减缓病变的发展,对已有狭窄或闭塞的血管并无疗效。常用强地松龙30-40mg/D,清晨顿服,待炎症控制后,逐渐减量,并可用小剂量强地松龙长期维持。 (3)免疫抑制剂,左旋咪唑、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等,一般常与激素合并应用,能更好的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4)血管扩张剂:心痛定10-20mg,口服每日3次,烟酸100mg,口服每日3次,妥拉苏林25-50mg,口服每日3次。 (5)降压药物,一般降压药效果差,多选用巯甲丙脯酸25-50mg,口服每日3次。其它可作阿斯匹林40mg,每日1次、口服,右旋糖酐或706代血浆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10次一疗程,丹参注射液2-4ml,每日1次或2次,肌注。
临床表现
(1)颈动脉和椎动脉狭窄或闭塞,可引起脑部不同程度缺血,如头昏、眩晕、头痛、记忆力减退、咀嚼时腭部肌肉疼痛。严重者有反复晕厥、抽搐、失语、偏瘫或昏迷。尤以头部上仰时,上述症状更易发作。 (2)锁骨下动脉或无名动脉狭窄或闭塞可出现单侧或双侧上肢缺血,上肢无力,发凉,酸痛,甚至肌肉萎缩。 (3)少数可发生锁骨动脉窃血综合症,由于一侧锁骨下动脉或无名动脉有1/2以上狭窄闭塞,可引起同侧椎动脉的压力降低10m mHg以上,则可使对侧椎动脉的血液逆流入狭窄或闭塞侧的椎动脉和锁骨下动脉。
检查
血液检查:在动脉炎活动期中,红细胞沉降率增快,C反应蛋白增高,白细胞计数增多。 眼底检查。 心电图检查。 X线检查:在主肾动脉型及混合型胸片可见左心室增大。 同位素放射性核素肾图显示患侧肾脏有缺血性改变。 超声血管检查可显示狭窄远端动脉的搏动强度和血流量减低。超声多普勒尚可了解狭窄的部位、程度及血流减少情况。 血管造影可明确病变狭窄的部位程度及范围。
病因
本病的病因尚不明确,曾被考虑的可能因素有风湿性疾病(风湿热或系统性红斑狼疮)、感染(结核病或梅毒)、先天性血管异常、外伤等。发病亦不清楚。近来认为可能是感染引起血管壁上的变态反应所致。本病可能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范畴。
备注
多发性动脉炎为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慢性进行性非特异性炎变,常引起不同部位的狭窄或闭塞。本病多发生于青年女性,男女比例为1:2-4,发病年龄以15-30岁为多。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