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心痛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3.5W

小结

本条为中医病名,症状与证候为:厥证、心痛、真心痛、微脉、厥阴风木、太阳司天、唇青、汗出、面白、胸痛、肢冷。

临床表现

临床以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劳累则甚,静息则缓,可伴见气从脘腹上冲咽喉,胸脘痞闷,善太息,甚则手足逆冷,面色青黑等为特征的阵发性真心痛。

病因

因五脏虚损,七情所伤,气逆乘心,或寒热诸邪逆犯心包,痰瘀阻痹,心经气逆所致。

疾病预后

病名。出《灵枢·厥病》。 (1)五脏有病,病气逆于心而致心痛。 《难经·第六十难》:"其五脏相干,名厥心痛。"杨玄操注:"诸经络皆属于心,若一经有病,其脉逆行,逆则乘心,乘心则心痛,故曰厥心痛。" (2)阳虚而心经气逆所致心痛。 《圣济总录》卷五十五:"少阴,心主经也。心为阳中之阳,诸阳之所会合。若诸阳气虚,少阴之经气逆,则阳虚而阴厥,致令心痛,是为厥心痛。"症见心腹连季胁胀满疼痛,冷气上攻,面色青黑;甚则呕逆、目直视、气闷绝……治宜高良姜散、吴茱萸丸、当归散等方。 (3)因寒、因热所致心痛。 《医门法律》卷二:"厥心痛,乃中寒发厥而心痛。"症见手足厥冷而周身出冷汗,便溺清利而不渴,属寒逆心包,须与真心痛相鉴别。治宜温阳救逆。方用术附汤、真武汤。另有因胃有蕴热,复受寒郁而致之心痛,症见身热足冷、额汗出、脉多洪大。吴坤安主张灸太溪、昆仑,内服金铃子散等方(见《明医指掌》卷六)。 (4)指邪犯心包或诸脏之邪犯心之支脉所致之心痛。 《医学入门》卷五:"厥心痛,因内外邪犯心包络,或他脏邪犯心之支脉。谓之厥者,诸痛皆少阴、厥阴气逆上冲,又痛极则发厥也。新者身既受寒,后又伤冷,郁遏元阳,宜草豆蔻丸、鸡舌香散温散之,或神保丸温利之……"。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