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甘蔗中毒
小结
本病症状与体征为:食服甘蔗、食物中毒、复视、内翻、瘫痪、弯曲、紫绀、抽搐、唇绀、恶心、腹痛、腹泻、昏迷、肌肉痉挛、痉挛、口吐白沫、呕吐、强直、手指挛急、瞳神散大、头昏、头痛、头晕、妄视、牙关紧闭、肢强。
治法
1.早期中毒 应立即催吐,继之用0.2%高锰酸钾溶液洗胃,亦可用活性炭混悬液消化道灌入吸附毒素,硫酸钠或甘露醇导泻,必要时结肠灌洗。 2.一般治疗 适当补充液体防止脱水,纠正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并应用抗生素预防继发性感染。重症脑水肿者可应用高压氧疗法提高血氧含量,减轻症状。 3.对症治疗 急性期消除脑水肿和改善脑循环,静脉给予20%甘露醇、呋塞米和50%葡萄糖交替使用,控制脑水肿的发展,恢复期可用促进脑细胞代谢及脑细胞活化剂(如胞二醇胆碱、脑活素、细胞色素 C等)保护脑组织,防止或减少后遗症。惊厥抽搐时,适当给予镇静剂如苯巴比妥(鲁米那)、安定等,小儿亦可水合氯醛灌肠。
临床表现
多在食后15分钟-8小时内发病,亦有长至48小时。 1.轻度中毒 首先表现为一时性胃肠道功能紊乱(恶心、呕吐、腹痛等,无腹泻),并可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头痛、头晕、眼前发黑、复视),轻者很快恢复,较重者胃肠道症状加重,频繁恶心、呕吐,并可发生昏睡。 2.重度中毒 在上述症状出现后,很快出现抽搐、昏迷。抽搐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性,每次发作1-2分钟,每日可多次发作。抽搐发作后便呈昏迷状态,且眼球向上看,瞳孔散大。尚可发生急性肺水肿和血尿,体温初期正常,3-5天后可升高。一般在5-10天后疾病开始恢复。可有神经系统后遗症如全身性痉挛性瘫痪、去大脑皮质综合征等。
检查
1.头颅CT 轻症患者大都正常,重症患者在亚急性可见双侧苍白球、壳核、尾状核、豆状核等部位呈现低密度区,间以片状出血;后期可见弥漫性脑萎缩。 2.脑电图 可有广泛的轻、中度异常。 3.显微镜检查 可见霉变的甘蔗细胞内有大量的霉菌菌丝,培养有节菱孢霉菌生长。
病因
霉变甘蔗的发生多由于长期贮存,越冬出售,受冻后化冻,在适宜温度下,真菌繁殖。未成熟甘蔗更易发生霉变。霉变甘蔗含糖量低,具酸酶味、酒糟味,食用后便可引起中毒,多见于儿童。 目前认为引起甘蔗变质的霉菌为节菱孢菌,该菌为世界性分布的一种植物腐生菌,其产生的毒素为3-硝基丙酸。3-硝基丙酸为一种神经毒素,是引起霉变甘蔗中毒的主要毒性物质,进入人体后迅速吸收,短时间内引起广泛性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干扰细胞内酶的代谢,增强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从而引起脑水肿、脑疝等。严重者导致缺血坏死,出现各种有关的局灶症状,有些损害为不可逆性。
疾病预后
潜伏期愈短,症状愈重,预后愈差。
预防
1.甘蔗必须成熟后收割,防止因不成熟而易霉变。 2.甘蔗应随割随卖,尽量不存放。 3.甘蔗在贮存过程中应通风、防潮,定期进行检查,一旦霉变禁止出售。 4.加强卫生知识宣传,教育群众不买、不吃霉变甘蔗。
备注
是指食用了保存不当而霉变的甘蔗引起的急性食物中毒。霉变甘蔗中毒是常见的真菌性食物中毒,在我国淮河以北地区比较多见,由于食甘蔗者主要为3-16岁的人群,鉴别力和警觉性均较低,故中毒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年,每年2-3月为高发季节,可危及生命或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病死率在10%以上。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