瘀血崩漏
小结
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崩漏、瘀血、沉涩脉、经色紫黯、经血夹块、拒按、脉沉涩、舌瘀点、舌紫、小腹痛、血崩、阴道下血。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经期混乱且量多或非经期每日不间断排出经血,量时多时少,时出时止,经行不畅,色紫暗有血块。还可伴有小腹疼痛、不能按,面色暗,胸胁部胀满或刺痛。舌质紫或有瘀斑,脉涩。
检查
预计检查 医生除了对患者进行望闻问切等中医常规检查外,还可进行西医的妇科检查,以初步了解病情。之后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测、B型超声检查、宫颈细胞学检查、诊断性刮宫、宫腔镜检查、妊娠试验、基础体温测定等检查。 体格检查 可通过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检查,包括观察患者的情况、仔细询问患者病史、进行脉诊等。必要时,还会进行西医的妇科专科检查。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了解血小板计数,明确患者有无贫血情况。 2、凝血功能检测 了解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等。 3、宫颈细胞学检查 排除宫颈癌及癌前病变。 4、妊娠试验 即血或尿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检查,可排除妊娠及妊娠相关疾病。 5、内分泌激素测定 经前测定血清 P值,若为卵泡期水平为无排卵;血清 PRL与甲状腺功能测定以排除其他内分泌疾病。 影像学检查 B型超声检查,可了解子宫大小、形状、宫腔有无赘生物、子宫内膜厚度等。 病理检查 部分患者根据病情还需要选做诊断性刮宫,以明确子宫内膜病理诊断。 其他检查 1、BBT(基础体温)测定 了解卵巢功能。 2、宫腔镜检查 排除宫腔病变。
预防
预防措施 1、注意调畅心情,避免精神刺激或过度压力。 2、重视饮食调养,注意饮食均衡和规律。 3、注意经期卫生。 4、积极治疗月经先期、月经量多、经期延长、经间期出血等月经失调疾病,以免发展为崩漏。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不同证型的患者,饮食宜忌会有所差异。 饮食建议 1、脾虚型 饮食宜偏温,食物以精、细、软为主,可选用山药、茯苓、粳米适量做粥服用。 2、肾虚型 (1)肾阳虚证 应饮食清淡,多食羊肉、韭菜等性质温热的食物,少食用黄瓜、藕、梨等性质寒凉生冷的食物。可服用复原汤。做法:淮山药、核桃仁、瘦羊肉、羊脊骨、粳米、葱白适量,先煮羊脊骨半小时,加羊肉煮开,去浮沫,加生姜、花椒、料酒、胡椒、八角、盐即可。 (2)肾阴虚证:多食用鸭肉、芝麻、百合等甘凉滋润之品,少食用狗肉、羊肉辣椒等性质辛辣、燥热的食品。可服用芝麻核桃粥。做法:核桃仁(少许,碾碎)、芝麻(少许)、大米适量。煮熟即可。 3、血热型 (1)虚热:饮食宜清淡平和,多食富有营养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豆类、大枣、桂圆、山药等,平日可选用熟地、枸杞、山药、粳米适量,一起煮粥食用。 (2)实热:少食或不食辛辣火热之品,如麻辣烫、四川火锅、麻辣香锅、动物内脏、深海鱼油、狗肉、海鱼、羊肉等。应多食用绿叶青菜、百合、荷叶、银耳、莲子等。可使用生地、竹叶做代茶饮泡水。 4、血瘀型 清淡饮食、低脂低盐、多食用山楂、水果及富含纤维素蔬菜。可选用三七粉做代茶饮。 饮食禁忌 1、忌食生冷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 2、禁烟酒。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