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性疼痛
小结
本病症状与体征为:精神性疾病、疼痛、焦虑、紧张、颈肩痛、恐惧、神志异常、痛醒、抑郁。
临床表现
1、幻觉性疼痛:常有幻觉出现。如病人自觉被某种电波所控制,因而频发胸痛不适,并伴有电波刺激感。但医生们反复检查之后,却总找不到有什么器质性病变的根据。这种病人用一般止痛药无效,因为其疼痛属于精神病症状之一,因而必须用抗精神病药物,才能达到"止痛"的效果。 2、焦虑性疼痛:由过度焦虑引起。给予服用抗焦虑药物并行疏导治疗,症状可缓解。 3、癔症:即所谓"歇斯底里症"。这类病人常有一些心理社会因素存在,而企图用疼痛来回避对自己不利的事情,以便获取同情或支持。如,有位病人自觉头、颈部和心前区锐痛,间或还有钝痛感。但详细检查后,并未见有什么器质性损伤或疾病;考虑其疼痛部位,也不按神经系统的解剖特点分布,于是被诊为癔症。在医生的心理催眠下,发现了其心理社会因素,给予暗示治疗,解除其心理因素,症状即告缓解。 4、抑郁症:这类患者,有不少人总觉得自己有什么毛病,却又查不出来,但又不相信自己没病。久之,出现更多的疑病症状,进而发生抑郁症。而临床工作中,医生们发现绝大多数抑郁症患者都具有疼痛症状。
病因
有些非器质性损害引起的疾病,虽然有关器官都完好无损,却照样可以发生疼痛。这类疼痛纯粹是由心理因素或心理障碍造成的,我们便称其为心理性疼痛。
备注
当伤害感受性疼痛或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不存在,但有足够的精神症状符合躯体疼痛、抑郁的诊断标准时,即为心理性疼痛。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