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山龙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292

小结

本品为冷门中药本草,可用于:百日咳、扁桃体炎、肠炎、黄疸、结膜炎、疟疾、湿疹、细菌性痢疾、阴道炎、支气管炎、疖肿。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泻火解毒。主肠炎,菌痢,黄疸,疟疾,疖肿,湿疹,阴道炎,支气管炎,百日咳,扁桃体炎,眼结膜炎。

性味

苦;寒;小毒。

归经

心;肺;大肠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20克。 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未敷。

别名

黄连藤、黄肚木通、黄胆榄、大黄藤、黄藤、钩影、黄丁课、问更梅。

来源

药材基源:为防己科植物古山龙的根或茎藤。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cangelisiagusanlung H. S. Lo[A.loureiriauct.non (Pierre) Diels]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以秋季采为好,除去杂质,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

古山龙木质大藤本。老株藤茎表面褐色,具纵条纹,断面鲜黄色。单叶互生;叶柄长3-8,基部膝状,先端稍膨大;叶长近革质,阔卵、卵形至椭圆形,长8-12cm,宽6-10cm,先端骤尖,基部近截平,基出脉3-5条,全缘,两面无毛。花单性;圆锥花序常在老干睡生出;雄花序纤弱,长约3cm,分枝穗状,几无柄;雄花花被片9,外面3枚较小,内面3枚花瓣状;雄蕊9-12,花丝合生,花药顶生,横裂;雌花序长30-50cm; 雌花花被片6;退化雄蕊微小,鳞片状;心皮3,无花柱,柱头阔,具乳头状凸起。核果1-3个,长圆形,后变黄色。花期6-8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

生态环境:生于林中较阴湿处或山腰密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云南等地。

性状

性状鉴别: 茎圆柱形,直径可达6cm。表面灰棕色,有浅纵沟,节处隆起。质坚硬,断面木部灰黄色至黄绿色,散布多数小孔,呈数个同心性环纹及放射状纹理,中心有髓。显微鉴茎横节面:木栓层由多列细胞组成,内侧有石细胞环带。皮层有厚壁细胞散在。中柱鞘为石细胞环带。维管束型,排成2-4轮同心环,每二轮韧皮部外侧为纤维与石细胞相间组成的环带。木射线细胞含草酸钙方晶。髓部有石细胞散在。

化学成分

古山龙茎含掌叶防已碱(Palmatine),小檗碱(Berberine)以及药根碱(Jatrorrhizine)。根含小檗碱及药根碱。

药理作用

有降压、止痛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有抑制作用。

鉴别

理化鉴别:取粗粉1克,加乙醇10ml,回流10min,放冷,滤过。取滤液5滴,加稀盐酸1ml与漂白粉少量,即显樱红色;另取滤液5滴,加5%没食子酸的乙醇溶液2-3滴,置水浴上蒸干,趁热加硫酸数滴,即显深绿色(检查生物碱)。

各家论述

1.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治肠炎,菌痢,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疖肿,疟疾,皮炎,湿疹,脓疱疮,脚癣感染。 2.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有降压、止痛作用。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