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部病证针灸方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1.3K

小结

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鼻病、副鼻窦炎、急性鼻窦炎、急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鼻炎。

迎香印堂通天合谷列缺

材料获取与鉴别


通利鼻窍。主治急慢性鼻炎、急慢性鼻窦炎、副鼻窦炎等。

局部穴毫针平补平泻,余穴虚补实泻。

各家论述

鼻为肺之窍,为手足阳明交会之处、足太阳膀胱经循行于鼻旁。 本方为远近配穴,局部取迎香、印堂,邻近取通天,远道取合谷、列缺。迎香为手足阳明交会穴,位于鼻孔两旁,印堂督脉穴,位于鼻根处,两穴三点,围鼻一周,疏通鼻部经气,为治疗鼻病的要穴;通天为足太阳膀胱经在头部的经穴,刺之可调肺气,助迎香、印堂疏通鼻部经气;合谷为手阳明大经经原穴,“面口合谷收”;列缺为手太阴肺经络穴,可兼调手太阴、阳明经气,而通鼻窍。

临床应用

1.鼻衄以鼻出血为主症,多为火热迫血妄行或气不摄血所致,配孔最,针用泻法。孔最为肺经郄穴,阴郄治血。肺经风热:配鱼际、少商。少商可点刺出血。胃经实热,配二间、内庭。“荥主身热”,以泻其火。肝火上逆,配行间。针用泻法。脾不统血,配足三里、隐白,隐白可灸。 2.鼻以突然或反复发作的以鼻痒、打喷嚏、流清涕、鼻塞为主症,多为脾肾亏虚,肺气不固,邪聚鼻窍,为本虚标实证。可配肾俞、脾俞、肺俞,可用灸法。 3.鼻渊以鼻流浊涕、鼻塞、嗅觉减退为主症,多因外邪侵袭、胆腑郁热、脾胃湿热有关。肺经风热,配尺泽、少商,少商点刺出血;胆腑郁热,配阳陵泉、侠溪;湿热阻窍,配曲池、阴陵泉。

备注

迎香、上迎香、上星、合谷、足三里。用于鼻渊虚证。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