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性传导性聋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2.7W

小结

本病症状与体征为:耳聋、碜涩、骨疣、炎症、肿瘤、耳塞、化脓。

治法

治疗原则 传导性聋的病因比较复杂,治疗时应根据病因及病变部位、性质、范围的不同,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本病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暂时无法手术者,可配用助听器。合并感染者,还可配合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控制感染。 一般治疗 发作期间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或精神刺激,避免噪音环境。保持外耳道清洁、干燥,不要随便挖耳。 药物治疗 本病一般无特效药物治疗。但若合并感染,可使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 相关药品 暂无特效药物 手术治疗 在确定咽鼓管功能及耳蜗功能正常后,大多数传导性聋,可以通过耳显微外科手术重建听力,鼓膜修补术与各型鼓室成形术是目前治疗传导性聋的主要方法。 其他治疗 因各种原因不能接受手术或手术治疗无效者,可佩戴助听器。助听器是帮助耳聋患者听取声音的扩音装置,需经耳科医师的指导下配用。 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临床表现

总述 早期可出现听力下降,严重者听力可丧失。部分患者还可出现耳鸣、头晕等表现。若异物堵塞外耳道,还可能导致耳部疼痛,遇水加重。 并发症 病情较重或治疗不及时者,可能并发耳聋、脑膜炎、面瘫等。

检查

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听力下降、耳鸣、头晕、耳痛等相应症状时,需要尽快就医。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之后可能建议其做听功能检查、耳鸣测试、颞骨X线或高分辨率CT等检查,来明确疾病的诊断。 体格检查 医生重点对耳内情况进行检查,观察耳内有无鼓膜内陷,了解鼓膜穿孔的位置及大小、鼓室的状态和咽鼓管的通气度。同时对患者的全身情况做初步了解。 病理检查 颞骨X线或高分辨率CT: 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病变的部位、范围及程度。 其他检查 1、听功能检查 (1)音叉检查:林纳试验阴性,韦伯试验偏向患侧,施瓦巴赫试验延长是传导性聋的重要特征。 (2)纯音测听:骨导听阈基本正常,气导听阈>25-60d B。 (3)声导抗检查:适用于耳道和鼓膜完整的患者。检查鼓室图及声反射,可以帮助判断鼓室气压功能及听骨链的完整性。 2、耳鸣测试 伴有耳鸣者,还可进行耳鸣测试,常用如耳鸣音调或频谱匹配、耳鸣响度匹配、耳鸣可掩蔽性测定等,以明确耳鸣的程度,辅助疾病的诊断。

病因

总述 传导性聋的病因主要包括先天性的发育异常及后天性的多种耳部疾病,主要与炎症、外伤、畸形、异物或其他机械性阻塞等因素有关。 基本病因 1、先天性因素 如先天性耳廓畸形、先天性外耳道畸形、先天性外耳道闭锁、先天性听骨链缺失等。 2、后天性因素 (1)炎症:如急、慢性化脓性或分泌性中耳炎,粘连性中耳炎,外耳道炎,外耳道疖肿等。 (2)外伤:如颞骨骨折累及中耳、鼓膜外伤、听骨链中断等。 (3)异物或其他机械性阻塞:如外耳道异物、耵聍栓塞、肿瘤、胆脂瘤等。 (4)后天畸形:如后天耳廓畸形、听骨链畸形、鼓膜缺失等。

疾病预后

一般预后 经过早期规范的治疗,患者的听力大多可得到改善。但若延误治疗,则预后不良。 危害性 若不及时治疗,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的听力逐渐丧失,甚至并发脑膜炎、面瘫等后遗症,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并影响其生活质量。 治愈性 传导性聋经过早期正规的治疗,患者的听力通常会得到明显改善。

备注

传导性聋(Conductivedeafness)是由于外耳和/或中耳的先天性或后天性疾病,导致外界声波传至内耳过程障碍,从而引起听觉减退的一类疾病。其病因复杂,可能与炎症、外伤、异物、畸形等多种因素有关。常见临床表现为听力下降、耳鸣等。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