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重于湿湿温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3.3W

小结

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热重于湿、湿温、滑数脉、高热、汗出、口渴欲饮、脉滑数、面红、气粗、身重、苔黄腻、脘痞。

治法

清泄阳明胃热,兼化太阴脾湿。

临床表现

高热汗出,面赤气粗,口渴欲饮,身重脘痞,苔黄微腻,脉滑数。

处方成分

石膏一斤,知母六两,甘草(炙)二两,粳米三两,苍术三两。

病因

本证为湿热化燥而成热炽阳明,兼太阴脾湿未化之证,是热重于湿的代表证型。高热,汗出,面赤气粗,口渴欲饮,为阳明热盛,里热蒸迫之象;身重脘痞,为太阴脾湿内阻之征。薛生白云:"热、渴、自汗,阳明之热也。胸痞、身重,太阴之湿兼见矣。"苔黄而微腻、脉滑数为热重于湿之征。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