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虚毒炽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3.3W

小结

本证症候要素见:邪毒、虚证、炽盛、弱脉、苍白、心悸、精神萎靡、剧痛、溃渗、脉无力、面晦暗、舌瘀斑、舌紫、失眠、食少、睡眠障碍、苔黄、肿块。

临床表现

临床以局部肿块破溃,渗流血水,不痛或剧痛,臭秽不堪,或疮口脓腐溃烂,脓少稀薄,肿势散漫,舌质淡或紫暗,舌苔黄或灰腻,脉细弱或数,伴见精神萎靡,面色晦暗或苍白,形体羸瘦等为特征的证候。

病因

因正气内虚,火毒炽盛所致。

疾病预后

正虚毒炽证,中医病证名,是指正气内虚,火毒炽盛,导致毒邪走散,正不胜邪,毒不外泄,反陷入里,客于营血,内传脏腑而成。所表现出来的一类病证。根据病变脏腑相同,其证候类型及临床表现比较简单。常见于内陷等疾病中。

备注

正虚毒炽证内陷临床表现:多发生于疽证2-3侯的溃脓期。局部脓腐,疮口中央糜烂,脓少而薄,疮色灰暗,肿势平塌,散漫不聚,闷胀疼痛或微痛;全身出现发热或恶寒,神疲,食少,自汗胁痛,神昏谵语,气息粗促;舌苔黄腻或灰腻,舌质淡红,脉象虚数。或体温反而不高,肢冷,大便溏薄,小便频数;舌苔灰腻,舌质淡,脉沉细等。治法:补养气血,托毒透邪,佐以清心安神。方剂:托里消毒散、安宫牛黄丸加减。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