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脓肿
小结
本病症状与体征为:腹腔、脓肿、白细胞增多、胸腔积液、发热、腹痛。
治法
1.膈下脓肿的治疗治疗腹膜炎时患者取半坐卧位,合理选用抗生素,胃脾切除后仔细止血、放置引流管,能有效地预防膈下脓肿的形成。即使在膈下脓肿形成的早期,通过抗生素和支持疗法,炎症也可能消退吸收。但在治疗数周后,发热不退,病人体力消耗较大的情况下,仍宜及时引流。B超定位下穿刺引流对位置较深、脓腔较小、脓液稀薄的膈下脓肿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治疗方法。对脓腔较大、脓壁较厚、或呈多房性者仍宜行手术引流。 2.盆腔脓肿的治疗经直肠前壁或阴道后穹隆切开,放置软硅胶管引流,术后3-4天拔除导管。继续应用抗生素、热水坐浴、会阴部理疗等治疗措施,促使炎症消退吸收。 3.肠间脓肿多发性小脓肿经抗生素治疗常可自行吸收。较大的脓肿则需剖腹手术,吸尽脓液,清除脓壁,并用大量盐水或抗生素溶液冲洗,通常不需放置引流。
临床表现
1.膈下脓肿 (1)毒血症早期为细菌性毒血症的表现,即在康复过程中突然发生间歇或弛张型高烧,有时是寒战、高热、食欲减退、脉率快或弱而无力乃至血压下降。 (2)疼痛上腹痛、在深呼吸和转动体位时加重,有持续性钝痛向肩背部放散,脓肿大时可有胀痛气急、咳嗽或打嗝。 (3)膈下和季肋区有叩击痛、压痛若脓肿表浅时该处皮肤有可凹性水肿。 (4)患侧之呼吸动度变小,肋间隙不如健侧明显。 (5)肝浊音界升高。 (6)约25%的病例脓腔中含有气体可叩击出四层不同之音响区,最下层为肝浊音或脓腔的浊音,上层为气体之鼓音,再上层为反应性胸腔积液或萎缩肺的浊音,最上层为肺之清音。 (7)患侧肺底部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8)白细胞计数升高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 2.盆腔脓肿盆腔脓肿的全身症状较轻而局部症状却相对明显。在腹膜炎过程中,或盆腔手术后,弛张发热不退,或下降后又复升高,并出现直肠和膀胱刺激征。表现为下腹部坠胀不适、里急后重、便意频数、粪便带有黏液;尿频、尿急,甚至排尿困难。直肠指检可发现肛管括约肌松弛,直肠前壁膨隆、触痛。 3.肠间脓肿腹膜炎后,脓液被肠管、肠系膜、网膜包裹,可形成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的脓肿。表现为低热,腹部隐痛。较大的脓肿可扪及痛性包块,并可伴有全身中毒症状。
检查
1. X线检查 病人取立位,从前后和侧位拍片,可发现病侧之横膈运动消失或减弱,示有膈下感染,但不一定积脓。还可发现病侧横膈抬高和肋膈角消失,肺野模糊,表示有反应性胸腔积液或肺突质变化,可以看到膈下有气液面,胃、十二指肠穿孔之气体,左膈下脓肿可见胃受压移位。 2. B超检查 B超可明确显示脓腔之大小、部位、深浅度,又可在B超引导下做穿刺抽脓,或将穿刺点标于体表做诊断性穿刺。 3. CT 可行定性定位诊断。 4.诊断性穿刺 可在X线或B超定位引导下穿刺,若抽出脓汁则立即切开引流。
病因
腹腔脓肿是指腹腔内某一间隙或部位因组织坏死液化,被肠曲、内脏、腹壁、网膜或肠系膜等包裹,形成局限性脓液积聚。包括膈下脓肿、盆腔脓肿和肠间脓肿。引起继发性腹膜炎的各种疾病、腹部手术和外伤后均可引起本病。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