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后感染与脓肿
小结
本病症状与体征为:腹膜、感染、脓肿、白细胞增多、厌食、背痛、盗汗、恶心、发热、腹包块、腹痛、寒战、脊柱侧凸、呕吐、体重下降、胁肿胀、心动过速、压痛、腰痛、阴囊肿胀。
治法
一、非手术疗法 1.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明显地改善了腹膜后腔感染后脓肿的预后。因此应注意大量有效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2.对症处理。 3.支持疗法:可根据患者有无贫血及全身状况,补充足够量的营养物质,以及输血、补充白蛋白。 4.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 5.穿刺抽脓或 B型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 二、手术疗法对于病情较重、脓肿较大,经非手术疗效不佳者,应及时手术切开引流。腹膜后引流术主要途径为: (1)经腰部腹膜后引流术, (2)经骶前引流术, (3)经胸膜联合切开引流术, (4)经腹腔引流术。前三种引流方法比较常用,后者则效果稍差,也易于发生并发症。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有发热、寒战、盗汗、腹部两侧或腰背部疼痛为本病突出表现。其他有恶心呕吐、厌食、体重减轻及全身衰竭等。有些患者除全身衰竭外很少有其他症状。体征常见发热(38-39℃)、心动过速及腹部多数(28%)有局限性轻压痛,部分(38%)可触到有触痛的包块(有时需经直肠或骨盆检查才能触到)。一般无腹肌强直。有时出现肋骨椎体区触痛、胁部肿胀、阴囊肿胀及脊柱侧凸。肾周脓肿时脊肋角膨隆,有触痛,腰大肌痉挛;如累及髂腰肌时,有脊椎侧弯与同侧病变髋关节屈曲内旋和伸直痛感。白细胞增高,重者可有中毒颗粒及贫血。少见的表现有窦道、皮下气肿、脓肿破溃进入腹腔、小肠、结肠、阴道、胸膜、纵隔、支气管、心包或血管,并出现相应表现。
检查
1. B型超声检查 可探及腹膜后某区域的液性暗区回声,并可确定其大小、部位,操作简便,亦可反复检查,诊断价值高,为首选检查方法。 2. X线 X线腹部平片及侧位片比较观察两侧腹膜脂肪线、两侧腰大肌阴影及脊椎等情况。可发现软组织肿块、肾轮廓清清、腰大肌外形改变等。 3. CT及磁共振(MRI) 有较高的诊断率。CT能提供脓肿的准确位置半显示周围脏器的关系。 4.穿刺 抽脓可在CT或 B型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抽脓,对吸出物做病理学、细菌学和生化检查,并可将造影剂注入,测量脓肿大小,同时做置管引流,后者更能提高诊断及治疗效果。
病因
腹膜后感染与脓肿(Retroperitoneal Infectionand Abscessr),较为少见,常见的病原体是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普通变形杆菌、产气杆菌及链球菌。偶有厌氧菌、结核杆菌、布氏杆菌、放线菌及阿米巴等引起。腹膜外间隙对细菌感染的反应性小,查体不易发现,诊断较为困难。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