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病毒71型感染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2.8W

小结

本病症状与体征为:手足口病、斑疹、瘫痪、心肌炎、发热。

治法

抗病毒与对症治疗。目前肠病毒感染除了小儿麻痹病毒有疫苗外,其余肠病毒感染并无特殊治疗药物,故临床上对无并发症患者之治疗只能采取支持性疗法,而有并发其他症状时,因考虑到重症病例的急性恶化主要与心脏衰竭有关,故建议避免给予大量静脉输液,应优先选择加强心脏输出功率与降脑压的药物。

临床表现

肠道病毒71型感染可引起多种临床表现。在澳大利亚、瑞典和日本,主要表现为手、足、口腔病,通常发生于1-3天的前驱性发热之后,未观察到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而1975年在保加利亚发生的肠道病毒71型流行中,则以无菌性脑膜炎为主,21%病例表现为类似于脊髓灰质炎的急性瘫痪。病情发展迅速,起病后10-30小时即出现瘫痪。约半数病例表现为脑炎或脑神经损害(延髓性麻痹)。在美国的罗彻斯特、纽约和日本、香港发生的小规模流行暴发中均观察到手、足、口腔病与严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可发生于肠道病毒71型的同一次流行之中。其他较少见的临床表现包括:全身性斑丘疹、心肌炎、传染性多神经炎和上呼吸道炎。

病因

肠道病毒71型,简称 EV71,是引起婴幼儿手足口病(HFMD)主要病原体之一。EV71在1969年首次从加利福尼亚患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婴儿粪便标本中分离出来,在1974年被鉴定命名。此后许多国家相继报道了 EV71的流行情况。中国大陆首次发现 EV71型感染是在1987年冬季,之后的多次爆发流行经检验均为 EV71感染所致。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