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痘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3.0W

小结

本条为中医病名,症状与证候为:疱疮、脐窝、丘疹、发热、红晕、肌痛、结痂、溃疡、脓疱、水疱。

治法

对症治疗,防止继发感染,酌情使用免疫球蛋白或干扰素γ、β。

临床表现

1.症状 潜伏期一般为12天,发病急,体温骤升至39℃-40℃,有烦躁、头痛、咽痛、四肢酸痛、寒战、呕吐、便稀等症状,神志清楚,偶发性谵妄、惊厥及衰竭表现。经2-4天皮疹出全,皮疹为离心性分布,头面部、四肢近端较多,躯干较少,最初为暗红色小丘斑,数小时后即有丘疹,经2-3天丘疹期,渐为水疱状即为痘疱,周围红晕,至5-8天疱疹灌浆,渐成脓疱,有痛感,周围红晕加深,此时温度再度升高,称"化脓热",至10-14天,体温渐降,脓痂渐干缩或破裂结痂,终成痂盖,再经2-4周痂盖自然脱落,有痒感,并留下疱痕,称"麻点"。 2.体征 潜伏期5-7天。在接触部位出现原发性损害,初起为丘疹,很快变成水疱和脓疱,疱中央呈脐凹,周围有红晕及水肿。多发于手指、前臂及面部。可发热,伴局部淋巴结炎及淋巴管炎。4-6周可自愈。

检查

1.根据接触牛的病史及典型皮疹可以诊断,通过病毒培养可确诊。 2.病理改变:与种痘相似,但表皮坏死较慢,炎症,红斑明显,有较多的出血,表皮基底细胞肥大增生,在表皮下部细胞可见胞质内包涵体,它比天花及种痘的 Guarnieri包涵体要大。

病因

牛痘是发生在牛身上的一种传染病,是由牛的天花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它的症状通常是在母牛的乳房部位出现局部溃疡。该病毒可通过接触传染给人类,多见于挤奶员、屠宰场工人,患者皮肤上出现丘疹,这些丘疹慢慢发展成水疱、脓疱,还会出现一些其他的症状。历史上该病的病例多在欧洲出现,尤以英国为最多。而该病毒可在牛只、猫只以及田鼠等身上找到。人类患病的个案极少,潜伏期为9-10日,但对患有免疫系统缺陷的患者来说,感染牛痘病毒足以致命。根据 WHO目前的报告,本病现已在全球消失。牛痘病毒是一种可引起牛产生轻微牛痘病灶的病毒。人若感染该病毒,只会产生轻微不适,并产生抗牛痘病毒的抵抗力。由于牛痘病毒与引起人类天花病的天花病毒具有相同抗原性质,人接种牛痘苗后,也可以同时获得抗天花病毒的免疫力。18世纪后,牛痘用作免疫接种以预防高传染性的天花,也是免疫接种的首度成功案例。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