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缺乏症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3.2W

小结

本病症状与体征为:维生素、不足、堕胎小产、骨质疏松症、角膜炎、口角炎、口腔溃疡、皮炎、贫血、舌炎、消化不良、足癣、不育、草莓舌、唇裂、火星丘萎缩、肌萎、目干、皮肤干燥、山根发白、食欲不振、食欲减退、脱屑、夜盲、朱砂掌。

治法

维生素缺乏症应根据膳食调查,实验室检查及临床表现综合做出诊断。

临床表现

目前已知人体必需的维生素有十几种,分为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两大类。维生素缺乏在体内往往是一个渐进过程,起初是机体储备量下降,继而可能出现与其代谢相关的生化异常,生理功能的改变,然后才是组织病理变化,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因此,维生素缺乏症较轻时常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严重缺乏时才出现所缺乏的维生素的特殊症状。当然,临床上更常见的可能是多种维生素混合缺乏的症状。

检查

一般通过膳食调查、实验室检查以及临床症状和体征综合进行机体维生素状况的评定,来判断是否缺乏维生素。 首先且非常重要的是膳食调查,因为不同种维生素在食物中的含量不一样,每个人摄入的食物量不一样,对维生素的消化、吸收、排出水平也不一样。 第二是实验室检查,大多数的水溶性维生素可以通过尿或/和血进行评价,而脂溶性维生素不能用尿进行分析评价。 第三是临床症状和体征,因为每一种维生素缺乏都可能有相对特殊的临床表现。总之,通过以上多种手段来综合分析和判断维生素缺乏症。

病因

维生素是维持人和动物机体健康所必需的一类营养素,为低分子有机化合物,它们绝大多数不能在体内合成,或者所合成的量难以满足机体的需要,必须由食物供给。此类物质具有以下几个共同特点: (1)存在于天然食物中; (2)绝大多数不能在体内合成(维生素D、K等少数维生素例外); (3)不是机体结构成分,不提供能量,但在调节物质代谢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人体每日只需少量维生素即可满足代谢需要,但是绝不能缺少,否则缺乏到一定程度,就引起维生素缺乏症。维生素按溶解性可分为两大类,即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它们能溶解在脂肪中,伴随脂肪进入人体;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C和维生素B族(B1、B2、B6、B12、烟酸、泛酸、叶酸、生物素等),它们能溶解在水里,伴随水分进入人体。由于两类维生素的溶解性不同,吸收、排泄、体内积存的情况不同,导致缺乏症状出现的快慢不同。脂溶性维生素的缺乏症状出现较缓慢,而水溶性维生素的缺乏症状出现则相对较快。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