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病毒性肝炎
小结
本病症状与体征为:病毒性肝炎、急性、谷氨酰转肽酶升高、尿胆红素阳性、血镁升高、血清总胆红素升高、黄疸、厌食、出血、恶心、乏力、腹胀、肝萎缩、急性面容、精神萎靡、呕吐、失眠、食欲减退、嗜睡、睡眠障碍、意识障碍、震颤。
治法
大多数病人不需要特殊治疗,食欲常在发病几日后恢复,病人不需要卧床休息。过分限制饮食和活动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也不需要补充维生素,一般病人禁用糖皮质激素。大部分病人在黄疸完全消退后,即使 AST和 ALT尚未完全恢复正常水平,也可完全地恢复工作。
临床表现
急性重症型肝炎,又称暴发型肝炎或电击型肝炎。临床特征为急性起病,10天内出现意识障碍、出血、黄疸及肝脏缩小。病程不超过3周。暴发型肝炎发病早期临床表现与急性黄疸型肝炎相似,但病情进展迅速,故出现下列症状进,应考虑重型的诊断。 (1)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随着黄疸进行性加深,患者极度乏力,精神萎靡、嗜睡或失眠、性格改变、精神异常、计算力及定向力障碍、扑翼样震颤、意识障碍。 (2)严重消化道症状,食欲明显减退,甚至厌食、频繁恶心、呕吐、高度腹胀鼓肠。 (3)黄疸进行性加重,数日内血清总胆红素升高达171μmol/升(相当于10ml%)以上,而血清丙氨酸转氨酶下降甚至正常,出现胆酶分离现象。亦有少数病人,病情进展迅速,黄疸尚不明显便出现意识障碍。 (4)肝脏或肝浊音进行性缩小,并在发病几天内迅速出现腹水。肝脏CT及B超检查提示有肝萎缩。肝外症状。
检查
各型病毒性肝炎的确诊主要藉抗原、抗体测定。肝炎的诊断还必须依据流行病学资料、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等加以综合分析而确定,必要时可作肝穿刺病理检查。
病因
急性病毒性肝炎为目前采用中西医综合疗法,根据不同病情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平时注意充足休息和合理营养,同时避免饮洒、使用肝毒性药物及其它对肝脏不利的因素。急性肝炎多为自限性疾病。若能在早期得到及时休息,合理营养及一般支持疗法,大多数病例能在3-6个月内临床治愈。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