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通根
小结
本品为冷门中药本草,可用于:虫蛇咬伤、带下病、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疝气、蚊蛉咬伤、闭经、睾丸肿痛、脘腹满闷、小便不利。
功能主治
祛风通络,利水消肿,行气,活血,补肝肾,强筋骨。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经闭,疝气,睾丸肿痛,脘腹胀闷,小便不利,带下,虫蛇咬伤。
性味
苦;性平;归膀光;肝经。
归经
肝;肾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克;磨汁或浸酒。 外用:鲜品适量,捣烂敷患处。
注意
苦寒能利,凡病人脾虚作泻者勿服。
别名
八月瓜根。
来源
药材基源:为木通科植物木通 Akebiaquinata (Thunb.) De-cne.三叶木通 A.trifoliata (Thunb.) Koidz.及白木通 A.trifoliata (Thunb. Koidz. var. Australis (Diels) Rehd.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1. Akebiaquinata (Thunb.) Decne. 2. Akebiatrifoliata (Thunb.) Koidz.[Clematistrifoliata Thunb.] 3. Akebiatrifoliata (Thunb.) Koidz. var. Australis (Diels) Rehd. Trifoliata (Thunb.) Koidz. var. Australis (Diels) Rehd.,Akebiatrifoliata (Thunb.) Koidz.,Akebiaquinata (Thunb.) Decne.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挖,晒干或烘干。
原形态
1.木通落叶木质缠绕灌本,长3-15cn,全株无毛。幼枝灰绿色,有纵纹。掌状复叶,小叶片5,倒卵形或椭圆形,长3-6cm,先端圆常微凹至具一细短尖,基部圆形或楔形,全缘。短总状花序腋生,花单性,雌雄同株;花序基部着生1-2朵雌花,上部着生密而较细的雄花;花补3片;雄花具雄蕊6个;雌花较大,有离生雌蕊2-13.果肉质,浆果状,长椭圆形,或略呈肾形,两端圆,长约8cm,直径2-3cm,熟后紫色,柔软,沿腹缝线开裂。种子多数,长卵而稍扁,黑色或黑褐色。花期4-5月,果熟期8月。 2.三叶木通与前种相近。主要区别点:叶为三出复叶;小叶卵圆形、宽卵圆形或长卵形,长宽变化很大,先端钝圆、微凹或具短尖,基部圆形或楔形,有时微呈心形,边缘浅裂或呈波装,侧脉5-6对。 3.白木通本变种形态与三叶木通相近,但小叶全缘,质地较厚。
生境分部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山沟、溪旁等处的乔木与灌木林中。 资源分布: 1.分布于陕西、山东、江苏、安微、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四川、贵州等地。 2.分布于河北、陕西、山西、甘肃、山东、河南、和长江流域各地。 3.分布于西南及山西、陕西、江苏、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等地。
化学成分
木通根含豆甾醇、β-谷甾醇及胡萝卜甙(Dau-costerol)。
各家论述
1.《药性论》:治项下瘿瘤。 2.《草木便方》:补肾益精,强阴。治劳伤,疝气,腰脚肿疼,损伤。 3.《分类草药性》:治风湿腰痛,膀胱疝气,咳嗽。 4.《重庆草药》:治痨伤吐血,闭经,腰背痛,痔漏,带浊,月瘕,跌打损伤。 5.《浙江民间常用草药》:祛风止痛,行气活血,利尿解毒。 6.《四川常用中草药》:治咳嗽痰多。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