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形性渗出性红斑
小结
本病症状与体征为:多形红斑、渗液、白细胞增多、血沉加快、环状、胞睑肿胀、眵黏、抽搐、恶心、发热、乏力、腹痛、腹泻、咯血、关节痛、呼吸困难、肌痛、咳嗽、淋巴结肿、流涕、目痛、脓眵、呕吐、呕血、水疱、无力、小便困难、胸痛、血尿、咽痛、意识障碍。
治法
"次要型"病例无需特殊治疗。"主要型"病例给予糖皮质激素,可以很快缓解症状。必须纠正由严重消化道症状和肾功能障碍所引起的水和电解质紊乱。另外,如出现继发性感染,应给予抗感染治疗。
临床表现
约50%的患者有前驱症状,如发热、全身无力、咳嗽、流鼻涕、咽痛、胸痛、肌肉疼痛、关节痛等,前驱症状可持续1-14天。继前驱症状之后,可突然出现皮肤黏膜改。皮损开始呈紫红色斑片状,以后即由紫红色变为暗紫色,或发展成紫色带,水疱扩大融合呈对称分布,以肢体伸侧面、手背和足背最常受累,很少发生于躯干。然而当肢体皮损广泛出现时,躯干部也可见有不同程度的皮损,手掌和脚底也可出现红斑。口腔黏膜常出现皮损,开始为水疱,以后可出现颊黏膜、齿龈舌黏膜糜烂和口唇结痂。新的皮损可以成批出现不断累及新的部位皮损的活动期一般不超过2周,活动期后原来变成褐色的皮肤,持续数月后即消失,不遗留任何痕迹。靶样皮疹为本病的特征性改变,但并非每个病例均可见到,其特点为红斑皮疹颜色向心性变浅,一般皮疹周围呈鲜红色向内为苍白带,中心呈紫色,可能有水疱。成片红斑系几组皮损融合而成,有时可融合成多环形。"次要型"常出现轻度水疱,而"主要型"多出现明显水疱且常融合成大疱。"主要型"皮损的程度和分布变异性甚大,有些病例可见到单纯疱疹样皮疹感染后残留的结痂,其部位为面颊、口唇或会阴部,这些病例都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而诱发。"主要型"的最典型特征为口和眼出现严重炎症患者感到口内烧灼感口腔黏膜出现水疱水疱可很快破裂形成红色溃疡面,并伴有严重口腔内疼痛,不久溃疡面即覆盖上一层灰色膜这些病变也可扩散到喉、咽部黏膜,甚至累及气管、支气管眼部改变表现为眼痛,出现双侧结膜炎,并见有小水疱,眼睑肿胀眼内有脓性分泌物,使上下眼睑黏合在一起。个别病例也可出现虹膜炎或全眼炎。鼻和阴道黏膜也可受累,会阴和外生殖器的皮肤可出现糜烂。并发症:可有咯血、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呕血、腹痛、腹泻、血尿排尿障碍等,此外尚可出现意识障碍抽风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有时还可出现心肌炎、淋巴结肿大等。
检查
白细胞轻度增加,血沉加速,CRP强阳性。
病因
多形性渗出性红斑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急性病,以发热开始,肢体出现对称性紫红色无症状丘疹,皮疹由褐色逐渐变成黄色并可产生一个特征性向心性中心发亮区-靶样皮疹。分为主要型和次要型。前者皮损往往为大疱性,并伴有严重中毒症状,口、眼严重受累发作时间在2-6周以上,且有复发倾向,严重者可危及生命,皮损系体液和细胞漏入真皮内所引起,并具有坏死的特征。后者全身症状较轻,皮损大小和渗出等也都较轻,而且黏膜无损害。本病最早由 Htebra (1886)报道,以后 Keit (1940)又对其进行了详细描述,并将其命名为多形性渗出性红斑。本病好发于春、秋季,多见于青壮年。目前没有其他相关内容描述。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