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血小板综合征
小结
本病症状与体征为:淋巴细胞增多、纤维蛋白原增多、鼻出血、鼻衄、出血、出血不止、关节出血、经多、瘀斑、紫癜。
治法
输鲜血或血小板可止血,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切脾可使血小板增加,减轻出血。无法根治此病。
临床表现
常有家族出血史,多见于近亲婚配的后代。自幼出血(新生儿即可发病),出血轻重不一,多为中度皮肤黏膜出血,重者可颅内出血,外伤或手术时严重出血,女性月经过多,无关节肌肉出血史。出血倾向随年龄增长有减轻趋势。
检查
血小板正常至中度减少,与出血时间(BT)延长不成比例,且不同患者或同一患者不同时间差异极大。多伴巨大血小板,直径4-8μm,可达15-20μm,中央颗粒聚集呈"假核"或"淋巴细胞样",其寿命2-8d。BT延长,血块收缩正常。血小板第3因子(PF3)有效性正常或下降,血小板滞留试验减低或正常。血小板聚集试验,加利托菌素、凝血酶、含因子Ⅷ的牛纤维蛋白原不聚集,加其他诱导剂聚集正常。缺乏血小板膜糖蛋白Ⅰ(AN51抗原减少),因为 GPIb含有Ⅷ因子/v WF的受体,用单抗隆抗体可确诊,但输血可产生抗血小板膜上 GPIb的抗体,使输入血小板寿命缩短。
病因
巨大血小板综合征,属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本病罕见。主要是血小板膜缺陷(血小板膜涎酸减少,电泳活动度下降和膜 GPIa和b含量减少,GPIa、b是Ⅷ和利托菌素结合的特异性受体所致)。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