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囊肿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3.3W

小结

本病症状与体征为:脑膜、囊肿、痴呆、癫痫、共济失调、颅内压升高、脑积水、偏瘫、早老症、恶心、发育迟缓、方颅、头痛、妄听、行为异常、注意涣散。

治法

多数学者认为对于无临床症状者则不需手术治疗。而针对有症状者,则需手术治疗对囊肿进行内减压及囊壁切除,治疗方式如下: 1.引流囊肿: 内引流囊液至硬膜下腔。 囊肿-腹腔分流,将囊液引流至腹腔内。 2.囊壁切开: 开颅手术切除囊肿。 各种内窥镜技术以及激光辅助技术切除囊肿。 3.钻孔或针刺抽吸引流囊液。 4.针对癫痫或疼痛症状的药物治疗。

临床表现

症状 本病起病隐袭,多无症状。一些体积大的蛛网膜囊肿可出现与颅内占位病变相似临床表现。 ⑴颅骨发育异常或巨颅畸形,特别多见于小儿; ⑵小儿期的鞍上池囊肿可表现为抬头-低头头部活动,即玩偶头样症状; ⑶左侧中颅凹囊肿可合并注意力不集中症(ADHD); ⑷头痛,但不是所有头痛患者均有蛛网膜囊肿; ⑸癫痫; ⑹脑积水(脑脊液聚集过多); ⑺颅内压增高; ⑻发育迟缓; ⑼行为改变; ⑽恶心; ⑾偏瘫(一侧肢体无力或瘫痪); ⑿共济失调(肌肉运动不协调); ⒀幻听; ⒁早老性痴呆,多合并 Alzheimer氏病。

检查

常规应用CT和MRI检查一般可以确诊,仅在少数情况下针对中线部位鞍上和后颅凹病变,应用脑脊液对比剂或流量测定检查。对于认知功能还可应用简易精神评分量表(MMSE)进行评价。

病因

病因不同可分为先天性,外伤性及感染后蛛网膜囊肿三型。

备注

属于先天性良性脑囊肿病变,是由于发育期蛛网膜分裂异常所致。囊壁多为蛛网膜、神经胶质及软脑膜,囊内有脑脊液样囊液。囊肿位于脑表面、脑裂及脑池部,不累及脑实质。多为单发,少数多发。本病多无症状,体积大者可同时压迫脑组织及颅骨,可产生神经症状及颅骨发育改变。本症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男性较多,左侧较右侧多见。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