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感染
小结
本病症状与体征为:腹腔、感染、白细胞增多、发热、腹痛。
治法
1.一般治疗合理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 2.药物治疗 (1)抗菌药物的初始选择:尽早开始抗菌药物的经验治疗,需选用能覆盖肠道革兰阴性杆菌、肠球菌属等需氧菌和脆弱拟杆菌等厌氧菌的药物,为保证药物的有效浓度,应静脉滴注给药。对于危及患者生命的重度腹腔感染,抗菌药物初始治疗必须有足够的强度。 (2)调整用药:在给予抗菌药物治疗之前应尽可能留取相关标本培养,获取病原菌后进行药敏试验,作为调整用药的依据。 (3)急性胰腺炎:若为化学性炎症,无需应用抗菌药物,若继发细菌感染时,需用抗菌药物。 (4)腹腔脓肿:必须充分引流,根据脓液涂片染色和培养结果选择用药。 (5)腹膜透析引起的腹膜炎:首选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与第三代头孢菌素联合,用药前应收集腹腔引出的透析液做细菌培养,如果培养出多种革兰阴性杆菌,应拔除透析管。 3.手术治疗有手术指征者应进行外科手术处理,并于手术过程中采集病变部位标本,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临床表现
由于感染的部位及发展过程不同,腹腔感染的临床表现各不相同。典型的临床表现是发热、呕吐、腹痛、腹泻、腹部压痛及反跳痛,腹肌紧张,腹腔引流物为脓性等。由特定部位疾病所引起的腹腔感染常产生特有的征象:如憩室炎患者常有左下腹部疼痛及便秘,发热和白细胞增多,有时可触及包块;阑尾炎的典型症状为脐周或上腹部疼痛,且常为绞痛,疼痛转移到右下腹;如果阑尾穿孔形成弥漫性腹膜炎,则有腹膜炎表现。
检查
1.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2.腹腔穿刺 穿刺液细菌培养阳性。 3.影像学检查 X线及CT可以了解感染灶的部位、毗邻脏器的相关变化,甚至是肠壁的炎症、水肿,膈上、膈下的积液或积气;B超可以探测脓肿,也便于床旁检查,引导脓肿的穿刺引流。根据腹膜刺激征、发热等临床表现,结合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穿刺液细菌培养阳性,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即可诊断。
病因
腹腔感染是指一系列腹腔感染性疾病,主要包括腹腔单个脏器的感染(如急性胆囊炎、急性阑尾炎等)、腹膜炎以及腹腔脓肿,也可根据其感染涉及范围和严重程度分为单纯性腹腔感染和复杂性腹腔感染。腹腔感染可导致机体的血液动力学、呼吸、微循环及代谢紊乱,如果治疗不及时,可发展为感染性休克、败血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