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菁子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155

小结

本品为冷门中药本草,可用于:疮痈、黄疸、积聚、疽、青盲、癥瘕、便结、目暗、小便不利。

功能主治

养肝明目,行气利水,清热解毒。主青盲,目暗,黄疸便结,小便不利,症积,疮疽。

性味

辛;苦;寒。

归经

肝;脾;肺;大肠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克;或研末。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注意

《本草从新》:实热相宜,虚寒勿使。

别名

蔓菁子。

来源

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芜菁 Brassicarapa L.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rassicarapa L.采收和储藏:6-7月果实成熟时,割取全株,晒干,打下种子。

原形态

芜菁二年生草本,高达100cm。块根肉质,球形。扁圆形或长圆形,外皮白色、黄色或红色,内面白色,无辣味。茎直立,有分枝,下部稍有毛,上部无毛。基生叶大头羽裂成为复叶,长20-34cm,顶裂片和小叶很大,边缘波状或浅裂,侧裂片或小叶约5对,向下渐变小,上面有少数散生的刺毛,下面有白色尖锐刺毛;叶柄长10-16cm,有小裂片;中部及上部的茎生叶长圆披针形,长3-12cm,无毛,带粉霜,基部宽心形至少半抱茎。总状花序顶生;萼片4,稍开展,长圆形,外侧2枚略大,基部略呈囊状;花瓣4,黄色,倒披针形,长4-8mm,有短宽爪;雄蕊4长2短;雌蕊1,桂头头状。长角果细圆柱形,长3.5-8cm,具喙。种子球形,褐色或浅棕黄色,表面有细网状纹。花期3-4月,果期5-6月。

生境分部

原产于欧洲。我国各地均有栽培。

化学成分

含挥发性异硫代氰酸盐7.24-8.55mg/g。

各家论述

1.《名医别录》:主明目。 2.《千金.食治》:疗黄疸,利小便。 3.《唐本草》:主目暗。 4.盂诜:治热黄结实不通。 5.《本草拾遗》:和油敷蜘蛛咬,恐毒入肉,亦捣为末,酒服。 6.《本草备要》:泻热解毒,利水明目。治小儿血痢,一切疮疽。 7.《医林纂要》:益肝行气,去郁热,攻积聚、杀虫毒。 8.《本草纲目》:蔓菁子,可升可降,能汗能吐能下,能利小便,又能明目,解毒,其功甚伟。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