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钝挫伤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2.7W

小结

本病症状与体征为:挫伤、眼窍、出血、视力下降、视力障碍、瞳神散大、血肿。

治法

1.角膜挫伤角膜浅层擦伤:结膜囊涂抗生素眼膏后包扎,忌用局部麻醉剂。角膜基质水肿:局部滴用糖皮质激素或高渗溶液,加速水肿的吸收。6个月以上的角膜基质层顽固水肿,可考虑角膜移植术。角膜破裂:显微镜下用10-0尼龙丝线仔细缝合,有眼内容物脱出者要同时处理,注意术毕前房恢复,术后应用抗生素和散瞳药。6个月后根据视力及角膜瘢痕大小决定是否行角膜移植术。 2.虹膜挫伤 (1)外伤性散瞳:口服或肌内维生素B1 、B12、类药物,部分患者可自行恢复,若瞳孔括约肌完全断裂,则不能恢复。强光下可戴有色眼镜。 (2)虹膜根部断离:小者无需处理,有复视或断离范围大者应及早行虹膜根部复位术,将离断的虹膜缝合于角巩膜缘内侧。 (3)外伤性虹膜睫状体炎:滴用糖皮质激素眼药水或非甾体类抗炎剂和滴散瞳剂。 (4)外伤性无虹膜:严重畏光者,可配戴有小孔的有色眼镜或安装人工虹膜。 3.睫状体挫伤轻度挫伤:可用糖皮质激素滴眼,口服吲哚美辛(消炎痛)睫状体断离: 1)单纯性睫状体断离若眼压大于8m mHg或断离范围小于2个时钟方位、前房不浅、视力较好是,可观察1-2个月,短期给予1%阿托品滴眼剂散瞳治疗。 2)对断离范围较大者,应适时施行直视下的睫状体复位术。多采用边切开、边缝合的剪断缝合法。手术应在确定断离时钟方位的基础上,向两侧各扩大1个时限。术前给予1%毛果芸香碱眼药水滴眼,以免虹膜根部组织在房角堆积。 4.前房积血急症处理:双眼包扎,半卧位。应用止血药物,如酚磺乙胺(止血敏)、卡巴克络(安络血)、巴曲酶(立止血)等。不能服用阿司匹林及其他非甾体抗炎药。一般情况下不散瞳亦不缩瞳,必要时用复方托品酰胺散瞳以活动瞳孔,有虹膜睫状体炎时用糖皮质激素滴眼液。反复出血者加用云南白药,每次0.5克3次/D。前房积血多(超过50%)且有血块者,超过7日不吸收者或眼压高经乙酰脞胺及甘露醇治疗无好转者(眼压﹥60m mHg持续48小时,眼压﹥25m mHg,同时完全性前房积血持续时间﹥5天),应行前房穿刺冲洗术,或用1:5000尿激酶生理盐水溶液冲洗前房,血块可溶解吸出。 5.角膜血染:有角膜血染或有角膜血染倾向者,应及时做前房穿刺冲洗术。 6.前房角后退针对继发性青光眼可采用包括前列腺素衍生剂、β受体阻滞剂、碳酸酐酶抑制剂等降眼压药物,缩瞳剂无效或引起眼压升高。滤过性手术效果较好。 7.外伤性低眼压轻者可逐渐恢复,可使用1%阿托品散瞳,局部或全身用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手术治疗,包括睫状体光凝或热凝固术,缝合术及巩膜外环扎垫压术。 8.晶状体挫伤挫伤性白内障:虹膜印环无需治疗。晶状体局限性混浊可暂观察,进行性混浊者可行白内障摘除术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晶状体皮质突入前房与角膜内皮接触或继发青光眼者应急诊手术治疗。 9.晶状体脱入前房:散瞳,患者仰卧,变动头位使晶状体进入后房,进入后房后,0.5%-1%毛果芸香碱滴眼,4次/D缩瞳,之后行周边虹膜切开术。失败后晶状体摘除术10.晶状体脱入玻璃体:晶状体囊完整,患者无症状,无炎症现象,观察,晶状体囊破裂,出现炎症反应,则行平坦部切口的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术。 11.晶状体半脱位:无症状,继续观察,高度散光或单眼复视:视力矫正不理想或屈光不正进行性增大或继发青光眼患者则要手术治疗,包括晶状体摘除术加人工晶体植入术。 12.玻璃体积血:恰当处理眼球外伤,卧床休息使眼球静息。新鲜积血者,应以止血为主。出血停止后应采用促进血液吸收的药物,对出血量大或出血不吸收的患者,应在玻璃体机化前行玻璃体切除术。一般手术时机选择在伤后2周至2个月之间。眼部B超发现合并有视网膜脱离时应尽快行玻璃体切除术治疗。 13.脉络膜挫伤小量出血:休息和给予止血或促进血液吸收的药物。血液进入玻璃体按玻璃体积血处理。脉络膜脱离者经药物治疗无效时,可经积血处巩膜切开放出积血或积液,然后电凝或冷凝。FFA检查发现 CNV后72小时内,若 CNV远离黄斑中心凹和距离大于200um时行激光治疗,而黄斑中心凹下的 CNV可选择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光动力疗法及手术治疗。 14.视网膜震荡:应用血管扩张剂、维生素B1 及口服糖皮质激素。 15.视网膜出血:头高位休息,口服止血剂、维生素C。 16.黄斑裂孔:一般不需要治疗,若孔缘有牵拉,可手术封闭裂孔。 17.外伤性视网膜脱离:找到裂孔后应及时手术封闭裂孔,若由玻璃体积血机化引起的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有时需行玻璃体切除联合视网膜复位术。 18.视神经挫伤:早期可球后注射妥拉唑林,地塞米松,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甘露醇减轻视神经周围的水肿。早期给予维生素B1 2, ATP及血管扩张剂。如有视神经管骨折,联系耳鼻喉及神外科行手术治疗。 19.眼球破裂伤:详细检查伤眼发现裂口,首先尽可能缝合修补伤口,2周左右考虑行玻璃体切割术,有部分患者可保留眼球,还可能有一定的有用视力。眼球结构已彻底破坏者考虑行眼内容摘除术或眼球摘除术。

临床表现

1.角膜挫伤症状:疼痛、畏光、流泪及眼睑痉挛等角膜刺激症状,视力也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体征: (1)角膜浅层擦伤:角膜缘处睫状充血,瞳孔反射性缩小;若并发感染,可有角膜溃疡。 (2)角膜基质损伤:角膜基质层水肿,增厚及混浊,后弹力层出现皱褶,可成局限性。有时可出现角膜板层裂伤。角膜刺激症状较轻。 (3)角膜破裂,多位于鼻上方角膜缘处。可有虹膜嵌顿或脱出于伤口,前房变浅或消失,瞳孔呈梨形。特殊检查:荧光素染色,可以确定角膜上皮损伤范围。 2.虹膜挫伤根据损伤部位不同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 (1)瞳孔缩小:短暂性 (2)外伤性瞳孔散大:瞳孔中度扩大,瞳孔不圆,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 (3)虹膜根部离断:症状:可有单眼复试。体征:离断处虹膜根部呈新月形裂隙,瞳孔不圆呈" D"字形;断裂处较大时形成双瞳,通过裂隙灯可看见睫状突及晶状体赤道部。 (4)外伤性无虹膜:虹膜与睫状体连接处360°圆周完全分离,多伴前房积血,积血吸收后眼内呈黑色,可合并晶状体脱位。 (5)外伤性虹膜睫状体炎:症状:患眼视力减退、畏光、眼疼等。体征:睫状充血,虹膜水肿、纹理不清,房水混浊、有纤维素性渗出物、有浮游细胞,角膜后出现色素性或灰白色沉着物。 3.睫状体挫伤症状: (1)视力:轻者仅表现为轻度视力减退,重者合并玻璃体大量出血时,视力严重损害,甚至无光感。 (2)视觉调节障碍:睫状体离断时,引起近视及调节功能减弱,远视、近视视力均可减退。 体征: (1)睫状体离断:眼压极低或测不出,前房变浅,角膜皱褶,晶状体混浊;前房角镜检查:睫状体带明显增宽,表面有出血条纹,如向前房内注入粘弹剂,可见睫状体完全与巩膜突分离,粘弹剂进入睫状体上腔;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UBM):可见典型的"鱼嘴"样改变,前房角增宽,前房与睫状体上腔相通。 (2)睫状体脱离:前房镜检查:房角后退,睫状体带增宽,无睫状体与巩膜突分离,前房注入粘弹剂仅见前房加深,粘弹剂不进入睫状体上腔;UBM检查:前房角形态存在,前房与睫状体上腔不相通,可见睫状体与巩膜间半月形分离,重者范围可达360°。 (3)睫状肌撕裂伤:眼压升高;前房角镜可见前房角后退;UBM: 房角呈不规则钝角形态,有时可见睫状体增厚、水肿。早期可见外伤性虹膜睫状体炎表现(见前)。 (4)睫状体破裂及出血4.前房积血症状:眼痛,视物模糊,根据出血量多少出现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积血量多时可致视力暂时性完全丧失。根据 Oksala分类法:前房积血不到前房容积的1/3,位于瞳孔缘之下着为Ⅰ级;占据前房容积的1/2,超过瞳孔下缘者为Ⅱ级;超过前方容积1/2以上,甚至充满整个前房者为Ⅲ级。 体征: (1)少量积血:房水轻度混浊,前房可见浮游细胞,前房积血呈液平面。 (2)大量积血:眼压增高,积血初期为鲜红色后逐渐变成暗红色。 (3)晚期发生角膜血染,初为棕色后逐渐变为黄绿色以至灰褐色。一般先自周边部吸收,最后可遗留有角膜中央区的灰白色混浊。 5.前房角后退体征:UBM检查示:前房角加宽、变深,广泛的房角后退。若出现房角后退性青光眼则有青光眼的症状和体征。 6.外伤性低眼压主要表现为低眼压,严重者有低眼压引起的视力下降、视物变形、浅前房、视盘水肿、视网膜静脉扩张、黄斑水肿及星状皱褶等。 7.晶状体挫伤症状: (1)挫伤性白内障:伤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 (2)晶状体脱位:视力下降,屈光突然改变或单眼复视,散光。继发青光眼时,眼球胀痛。 体征: (1)挫伤性白内障: 1)虹膜印环:虹膜色素印在晶状体前囊表面,大小和形状与当时瞳孔状态相同。 2)无晶状体囊破裂的挫伤性白内障:晶状体部分混浊 3)晶状体囊破裂后的白内障:裂口小是,混浊局限于该处;裂口大时,可形成全白内障,皮质膨胀突入前房可引起继发性青光眼或葡萄膜炎。 (2)晶状体脱位:晶状体偏离或不在瞳孔区,虹膜震颤,晶状体震颤。 1)晶状体半脱位:双眼底相,前房深度不对称,无晶状体区为高度远视,晶状体周边部为高度散光。可继发青光眼。 2)晶状体全脱位:晶状体脱出位于前房时,可见前房内油滴样晶状体位于瞳孔区前。高度近视;晶状体阻挡或嵌顿于瞳孔区,可引起瞳孔阻滞而致青光眼。可脱位于角、巩膜伤口外的结膜下或眼外。 8.玻璃体积血症状:视力下降与玻璃体内积血程度有关,合并眼前黑影或眼前闪光。 体征:轻度:新鲜积血裂隙灯下可看到红色反光北京下的混浊或红色积血;陈旧积血呈棕色点片状混浊;眼底可见遮蔽部分视网膜和血管。重度:眼底检查时红光反射消失,观察不到视网膜,前部玻璃体内可见红色血细胞。大量反复积血者,视网膜玻璃体发生增殖,可导致视网膜脱离。辅助检查以眼科B超检查结果最有参考价值,不但可以反映玻璃体出血的程度,也可提供有无玻璃体后脱离、视网膜脱离和脉络膜出血的证据。 9.脉络膜挫伤症状:根据脉络膜破裂和出血范围的大小、位置,可发生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位于黄斑去的出血,视力可急剧下降。 体征: (1)脉络膜破裂:散瞳检查眼底,脉络膜裂伤常位于后极部视乳头和黄斑之间,形状不规则,呈弧形平行于视乳头边缘,伤后早期,破裂处常为出血掩盖,出血吸收后,显露黄白色瘢痕。有时可伴有视网膜破裂或视网膜下出血。辅助检查 FFA可确定是否有脉络膜破裂及描绘脉络膜新生血管膜的分布情况。 (2)脉络膜上腔出血:眼底检查可见形态不规则暗红色脉络膜隆起。辅助B超检查可见典型的圆顶型脉络膜脱离,一个或多个联合。 10.视网膜挫伤不同程度视网膜挫伤表现不同的症状和体征。 11.视网膜震荡症状:多在伤后6小时发生,根据损伤的程度,可有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出现中心性相对性暗点,视物变形、变小、变远等。 体征:眼底检查常见黄斑部灰白色水肿,其范围和受伤程度与外力作用方向有关。且伤后1-2周视力恢复,眼底正常。 12.视网膜挫伤症状:视力下降明显,可降至0.05以下。 体征:眼底检查见视网膜水肿较重,呈白色浑浊,范围较广且伴有视网膜出血,通常伴有视网膜色素上皮或脉络膜损伤,严重者后极部脉络膜弧形断裂。伤后1-2周视网膜水肿消退,眼底检查可见损伤区视网膜色素上皮的萎缩和增殖性改变,患者伤眼的中心视力永久性损害。辅助检查 FFA在损伤区早期为第荧光,后期为视网膜下荧光素渗漏。 13.外伤性视网膜脱离症状:外伤时或外伤后数周或数月发生,视力突然下降。 体征:充分散瞳后可在三面镜或眼底镜下发现视网膜裂孔。黄斑裂孔症状:中心视力损害明显,通常会降至0.1以下。体征:眼底检查可见黄斑区神经视网膜层出现圆形或椭圆型的缺损,外观呈红色,裂孔的大小一般小于1个 PD(视盘直径)。三面镜或前置镜下可见裂孔处有光带中断现象。辅助检查 OCT可帮助鉴别诊断,并将其分类及帮助患者确定治疗方案。 14.视网膜出血:眼底镜下可明确视网膜出血部位:视网膜前出血、视网膜内出血。出血量大时可引起玻璃体内积血。 15.视神经挫伤症状:视力急剧下降,甚至无光感。 体征: 1)瞳孔直接对光反应减弱或消失,间接对光反应存在(受伤眼相对性传入性瞳孔障碍) 2)早期(2周内)眼底检查完全正常,晚期视盘苍白 3)伤眼色觉减弱,视野缺损 4)VEP监测示 P波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辅助检查颅脑和眼眶CT可正常亦可示视神经管骨折、视神经鞘血肿,可能会有筛板、蝶窦及海绵窦内侧壁的骨折。 16.眼球破裂症状:眼压降低,前房及玻璃体积血,球结膜下出血及血肿,角膜可变形,眼球运动向破裂方向上受限。多数患者的视力为无光感。

病因

眼球钝挫伤是由机械性的钝力直接伤及眼部,造成的眼组织的器质性病变及功能障碍,但不引起眼球壁破口。挫伤除在打击部位产生直接损伤外,钝力通过在眼内和球壁的传递,也会产生间接损伤。眼挫伤是眼外伤的常见病症,其患病率约占眼外伤的1/3.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