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套叠
小结
本病症状与体征为:粪便红细胞增多、便血、腹包块、腹痛、精神不振、哭闹、冷汗、面苍白、呕吐。
治法
1.小儿肠套叠多为原发性,可应用空气或钡剂灌肠法复位。但怀疑有肠坏死者禁忌使用。 2.灌肠法不能复位或怀疑有肠坏死,或为继发性肠套叠者可行手术疗法。具体手术方法应根据探查情况决定。无肠坏死者行手术复位,有困难时切开外鞘颈部使之复位,然后修补肠壁,已有坏死或合并其他器质性疾病者可行肠切除吻合术或造瘘术。
临床表现
1.多发于婴幼儿,特别是2岁以下的儿童。 2.典型表现腹痛、呕吐、便血及腹部包块。 3.成人肠套叠临床表现不如幼儿典型,往往表现为慢性反复发作,较少发生血便。成人肠套叠多与器质性疾病有关(尤其是肠息肉和肿瘤)。
检查
空气或钡剂灌肠X线检查可见空气或钡剂在套叠处受阻,阻端钡剂呈"杯口状",甚至呈"弹簧"状阴影。
病因
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套入与其相连的肠腔内,并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肠套叠占肠梗阻的15%-20%。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肠套叠多发生于婴幼儿,继发性肠套叠则多见于成人。绝大数肠套叠是近端肠管向远端肠管内套入,逆性套叠较罕见,不及总例数的10%。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