蛴螬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339

小结

本品为冷门中药本草,可用于:丹毒、骨折、喉痹、破伤风、损伤、痛风、癥瘕、闭经、血瘀、痈肿、瘀痛。

功能主治

破瘀,散结,止痛,解毒。主血瘀经闭,症瘕,折伤瘀痛,痛风,破伤风,喉痹,痈肿,丹毒。

性味

味咸;性微温;有毒。

归经

肝经。

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2-5克;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用汁涂。

注意

体弱者及孕妇禁服。

别名

蟦、蟦蛴、应条、地蚕、蜰齐、乳齐、土蚕、老母虫、核桃虫。

来源

药材基源:为鳃金龟科动物东北大黑鳃金电及其近缘动物的幼虫。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olotrichiadiomphalia Bates采收和储藏:5-8月间翻士捕捉,洗净,用沸水烫死,晒干或烘干。

原形态

东北大黑鳃金龟,体长椭圆形,黑褐色,有光泽,体长16.2-21mm。头部密布刻点。触角黄褐色,10节,呈膝状弯曲,前胸背面有细刻点。鞘翅有纵隆线各3-4条,前足外侧有尖齿3个,内侧有一端棘,跗节末端节最长,爪1对,呈叉状。

生境分部

生态环境:成虫栖于土中昼伏夜出,幼虫栖于3-6cm深的土内,成虫和幼虫均为植物性。 资源分布: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性状

性状鉴别: 虫体呈长圆柱形,多弯曲成半环状,长3-4cm,宽0.6-1.2cm。黄褐色、棕黄色或类白色。全体有轮节,头部较小,棕褐色,胸部有足3对,短而细。体轻,体壳薄,硬而脆,易破碎,体内呈空泡状。气微臭,味微咸。以完整、条大、色黄者为佳。

化学成分

蛋白质、脂肪和多种微量元素。

药理作用

蛴螬水浸液1∶1000以上能兴奋离体兔子宫;1∶100能抑制离体兔肠管。1∶10000浓度对兔冠状血管、离体兔耳血管、蟾蜍肺血管皆有收缩作用;更高浓度(1∶1000以上)还能收缩蟾蜍内服血管。大剂量有利尿作用,但对血压无影响(急性兔试验)。1∶1000浓度能兴奋离体心脏,浓度更高则导致舒张期停止。

炮制

筛去泥土,洗净晒干。 《雷公炮炙论》:阴干后与糯米同炒,待米焦黑为度。去口畔并身上肉毛,作三、四截,碾成粉用之。

复方

(1)治白虎风疼痛,昼静夜发:蛴螬七枚(研烂),甘草(炙,末,炒)五钱,没药(研)、乳香(研)各炒一钱。上四味同研烂,分二服,每服煎酒一盏,二、三沸,调下,不计时。-《圣济总录》蛴螬散 (2)治破伤风:蛴螬虫一个,将脊背捏注,俟它口中吐水,就擦抹在疮口上,觉麻,身上汗出。-《婴童百问》 (3)治喉痹:蛴螬汁,点喉中。-《续传信方》 (3)治痈疽痔漏恶疮及小儿丹:末蛴螬敷上。-《子母秘录》 (5)治沈唇:干蛴螬烧末,和猪脂,临卧敷之。-《千金方》

各家论述

1.《纲目》:蛴螬,《本事方》治筋急,养血地黄丸中用之,取其治血瘀痹也。陈氏《经验方》云:盛冲母失明,取蛴螬蒸熟食,目即开。与《本经》治目中青翳白膜,《药性论》汁滴目中去翳障之说相合。 《婴童百问》治破伤风,又符疗骨折、敷恶疮、金疮内塞、主血、止痛之说也。盖此药能行血分,散结滞,故能治以上诸病。 2.《长沙药解》:蛴螬,能化瘀血,最消块。 《金匮》大黄 ZHE虫丸用之,治虚劳腹满,内有干血,以其破瘀而化积也。 3.《本经》:主恶血血瘀痹气,破折血在胁下坚满痛,月闭,目中淫肤、青翳白膜。 4.《别录》:疗吐血在胸腹不去及破骨折血结,金疮内塞,产后中寒,下乳汁。 5.《药性论》:汁滴目中,去翳障,主血,止痛。 6.《本草拾遗》:主赤白游疹,疹擦破,碎蛴螬取计涂之。 7.《日华子本草》:可敷恶疮。

临床应用

治疗破伤风。将蛴螬倒置(头向下),让其自然吐出黄水(如急用,可剪去蛴螬尾,黄水随即流出)。取黄水搽在伤口上(可使伤口麻木,身上出汗);重症者可将黄水滴入酒中,炖热内服,以使出汗;牙关紧闭者,可用蛴螬水涂擦牙龈。亦可将蛴螬捣烂如泥,外敷伤口,干后即换;或以蛴螬10个,焙干为末,分2次用黄酒送服(小儿酌减)。上述方法每多合并使用。经治14例,结果痊愈11例,死亡3例。有效病例均在15-30分钟张口自如,喉痉挛消失或减轻,口腔分泌物显着减少,能吞咽食物和药物。服药后抽搐虽能减轻,但尚不能制止,仍需配合其他方法治疗。3例死亡者均因年老体弱,并有心肺功能不良。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