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叶
小结
本品为冷门中药本草,可用于:虫蛇咬伤、黄水疮、蚊蛉咬伤、盗汗、泄泻、痈疽肿毒、自汗。
功能主治
止泻,敛汗,消肿,解毒。主泄泻,自汗,盗汗,痈疽肿毒,黄水疮,蛇虫咬伤。
性味
味辛;甘;性平。
归经
肺;心;脾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克;鲜品30-60克。 外用:适量,捣汁涂或捣敷。
别名
芋荷、芋苗、青皮叶、独皮叶。
来源
药材基源:为天南星植物芽的叶片。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locasiaesculenta (L.) Schott采收和储藏:7-8月采心,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芋,湿生草本。根茎卵形,常生多数小球茎,褐色,具纤毛。叶基生,2-3枚或更多,叶柄肉质,长20-90cm,绿色,基部呈鞘状;叶片卵状广椭圆形,长20-50cm,质厚,盾状着生,先端短而锐尖,基部耳形,耳片钝头,全缘,呈波状。花序柄常单生,短于叶柄;佛焰苞长短不一,一般为长20cm左右;管部绿色,长约4cm,粗2.2cm,长卵形;檐部披针形或椭圆形,长约17cm,展开成舟状,边缘内郑,淡黄色至绿白色;肉穗花序长约10cm,短于佛焰苞;雌花序位于下部,长3-3.5cm,中性花序位于中部,长3-3.3cm,雄花序位于上部,长4-4.5cm,先端骤狭,附属器钻形,长约1cm。期期2-8月。
生境分部
我国南方及华北各地均有栽培。
化学成分
叶含类胡萝卜素(Carotenoid),主要是β-胡萝卜素(β-carotene),少量α-胡萝卜素,还含脂类成分,有单半乳糖基二甘油酯(Monogalactosyldiglyceride),二半乳糖基二甘油酯(Digalactosyldiglycericde),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还含亚麻酸(Linolenicacid),棕榈酸(Palmiticacid)。叶柄含蹄纹天竺素-3-葡萄糖甙(Pelargonidin-3-glucoside),矢加菊素-3-葡萄糖甙(Cyanidin-3-glucoside)。
各家论述
1.《日华子本草》:除烦止泻,疗妊孕心烦迷闷,胎动不安;又盐研敷蛇虫咬并痈肿毒。 2.《纲目》:汁,涂蜘蛛伤。 3.《医林纂要》:敛自汗、盗汗。 4.《本草求真》:治痘疮溃烂成疮。 5.《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利水和脾,消肿。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