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特纳菌阴道炎
小结
本病症状与体征为:阴道炎、带下臭、带下多、带下黄、带下绿、带下少、带下稀、红肿、交接痛、外阴红肿、阴膜充血、阴湿、阴痒、阴灼。
治法
西医治疗 1.全身用药 (1)加特纳菌对磺胺类及四环素族药物敏感,可用常规量口服治疗。 (2)甲硝唑:每次200mg3次/D。因厌氧菌可能与加特纳菌同为阴道炎的致病菌,可口服但大剂量甲硝唑可能引起恶心、呕吐。 2.局部用药 (1)将四环素100mg或凝胶消毒剂制成栓剂,置入阴道深部每晚1次,10天为一疗程。 (2)应用四环素治疗后常继发真菌变形杆菌或葡萄球菌感染,故治疗后应再用弱酸配方的女性护理液冲洗阴道,以恢复正常阴道生理环境. 3.一般治疗积极治疗可以消除易感因素。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搔抓。不宜食用辛辣刺激性食品,效果很好。勤换内裤,并用温水进行洗涤,切不可与其他衣物混合洗,避免交叉感染。 4.改变阴道酸碱度阴道的弱酸性环境能保持阴道的自洁功能,正常人为3.7-4.5,因此用 Ph4弱酸配方的女性护理液除了适合日常的清洁保养外,治病期间使用弱酸配方的女性护理液对引起细菌性阴道病的菌群紊乱有恢复作用。外出如厕时要用女性卫生湿巾拭干外阴,保持外阴干燥,以抑制有害细菌的生长。 中医治疗 1、湿热下注:带下量多,色黄,质稠,臭秽,阴中潮红、灼热、肿痛,尿赤口干,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止带 2、湿浊下注:带下量多,色白,质黏,有腥味,阴中下坠肿胀,腹胀纳呆,便溏,舌质淡、苔白腻,脉濡。 治法:健脾利湿止带 中成药:白带丸 3、肝郁脾虚:带下量多,色黄白,质稠,或腥臭,阴中灼热坠胀,心烦口苦,体倦乏力,纳差便溏,舌质红、苔薄腻,脉弦细。 治法:疏肝清热,健脾利湿。 方药:丹皮、白芍、白术、茯苓、生苡仁各15克,柴胡、栀子、泽泻、黑芥穗、车前子(包)各 Io克,生甘草6克。中成药:加味道遥丸 4、肾虚型白带清冷、量多、质稀、终日淋漓不断,腰酸如折、小腹冷痛,苔薄白,脉沉迟。 治则:滋阴补肾,扶正固本。 治法:肾虚湿热。
临床表现
检查见部分患者外阴红肿,阴道粘膜充血,呈灰红色,轻度红肿,分泌物多呈均质性,稀薄,灰白色,有时为乳黄色或类绿色,腥臭味。阴道pH常为5-5.5.有时白带量少,仅有薄薄一层,如膜样覆盖在充血的阴道壁上。少数患者阴道壁有红斑或淤点,孕妇患者可引起流产或产后子宫内膜炎。感染重者也可导致败血症、尿道感染、肾周脓肿和膀胱炎等。
病因
加特纳菌性阴道炎,又名嗜血杆菌性阴道炎,以前曾归于棒杆菌性阴道炎,是由加特纳杆菌引起的一种阴道粘膜炎症。可通过性交传染。故列为性传播疾病。大量研究表明:在性关系混乱的人群中,加特纳菌性阴道炎有高流行率。与患者发生性关系的男性伴侣中,90%的尿道中可发现此菌。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