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营养不良
小结
本病症状与体征为:小儿、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消化不良、发育迟缓、易感、智力低下。
治法
中药及偏方 1、取黄鳝鱼1条,鸡内金10克。将鳝鱼去内脏,切块放碗中,加鸡内金,蒸熟后食用。 2、红薯叶30克,鸡内金10克,煎汤,调味服。 3、人乳拌麦芽,煎汤服。 4、山楂数个,红糖少许,煎汤服。 5、鹅不食草3克,炖猪肉食用。 6、金不换草60克,同豆腐炖服。 7、鲜蚌肉500克,先用冷开水洗干净,放入白糖100克浸1小时,取汁。每服3汤匙,每天3次。 8、核桃仁2个,神曲25克,水煎加红糖适量,口服。 9、针刺疗法:针刺中脘、天枢、气海、足三里,配合刺双手四缝,出针后挤出黄色液体,用清洁消毒棉花试干,隔日一次,有健脾胃消积滞作用。 10、敷内关穴法:桃仁、杏仁,生山栀各等份,冰片、樟脑少许。将三味药共研细末后,加入冰片,樟脑混匀备用。取药15-20克,用鸡蛋清搅拌成糊状,干湿适宜,敷于双侧内关穴,用纱布包扎24小时,没次间隔2-3天。 11、敷脚心法:疳积草15克、姜、葱各50克。将上药捣烂,加入鸭蛋白1个搅匀,外敷脚心一夜。隔3天一次,每疗程5-7次。 12、敷脐法:皮硝100克,用布包好后扎于脐部,以消积滞。 西药 1、治疗期间宜予以维生素丰富的食物或维生素B族等药物。其他辅助治疗如苯丙酸诺龙25mg,肌肉注射,每周二次,同时给予足量蛋白质类饮食。 2、一般认为婴儿期以牛乳加蔗糖和植物油为最好的食品基础。年龄稍大可根据当地习用食品加添固体食物以提高热卡供给,如无腹泻、呕吐,早期即给予每天每公斤190热卡,逐渐增至200热卡。不能耐受乳糖者忌用乳类。 3、少量多次输血、输血浆,行静脉或肌肉注射,亦可用胎盘血多量多次灌肠。 4、顽固病例可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考地松等激素。 5、针刺肝俞、胃俞、身柱,用短促强刺激,不留针。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脂肪消失,肌肉萎缩及生长发育停滞,同时也可造成全身各系统的功能紊乱,降低人体的抵抗力,给很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病因
长期摄食不足是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如多产、双胎及早产儿若不注意科学喂养,常引起营养不良。唇裂等先天畸形及结核等慢性消耗性疾病,也可产生营养不良。表现为体重不增或减轻,皮下脂肪逐渐消失,一般顺序为腹、胸背、腰部,双上下肢,面颊部。重者肌肉萎缩,运动功能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免疫力差,易患消化不良及各种感染。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